不知道大家在選用泳鏡時,有沒有什麼技巧或是特別的經驗?我想應該每個人都有過一踢牆出發,就發現泳鏡進水的惱人經驗吧?如果連泳鏡在室內泳池影響都那麼大,開放水域有更多變的環境、更多的人群、更不可測的運動過程,泳鏡應該更細心挑選!
眼框墊圈、臉型及鼻樑寬
挑選一支適合的泳鏡,最需要在意的絕對是能不能與臉貼合,一般眼鏡、風鏡距離面部畢竟都還有一段距離,稍微不合臉型都還能稍微為了外型而犧牲舒適性,然而泳鏡假設不合臉,進水的機率就大幅提升。架設在未能試戴的情境下,台灣玩家選擇亞洲品牌、甚至台灣品牌自然會更符合眼周輪廓!
臉型確認後,開放水域的墊圈形式也非常關鍵,專業游泳選手常會使用無膠墊的硬式泳鏡,在合臉型、且配戴正確下確實有不錯的密合度,也不用擔心墊圈老化,並擁有更服貼、低水阻的特性。然而在開放水域及人群可能有接觸風險的狀況下,無墊圈樣式不僅比較容易進水,萬一有肢體接觸造成的傷害也會比較大。不過做工不佳的墊圈也很有可能因為老化造成進水,因此在選購時值得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墊圈接合的方式!
無墊圈泳鏡(左)有墊圈泳鏡(右)
符合臉型之外,高階的泳鏡在購買時都會附上2~3組不同寬度的鼻梁接橋,入手後可以嘗試看看找到最適合的寬度,能讓下水之後的服貼、穩定性更好!
視線與霧氣
在開放水域要能夠長時間保持好的能見度,選擇鏡面樣式也很重要,通常在天氣狀況好的場合,可以選擇鍍膜的鏡面,幫助抵擋水面折射,甚至是有時游泳定位時抬頭就正對太陽,也可以降低一些不適感。反之,在面對陰天或雨天的賽事,可以選擇較透明的無鍍膜鏡面,增加無論是水面上或水面下的能見度。
而泳鏡起霧也是一大問題,通常在新泳鏡都會塗上一層除霧劑,因此剛拿到新泳鏡時千萬不要像洗碗一樣把整隻泳鏡搓洗一遍,簡單用水沖過即可。然而新泳鏡大約使用6~10次或一個月後,防霧效果就會下降,尤其在開放水域的溫度通常較低,更容易發生類似情況。
都市傳說裡有用口水、牙膏,雖然確實都有除霧效果,但這麼靠近眼球,萬一細菌感染得不償失,建議還是使用專用除霧劑。這幾年在除霧劑的技術上也日漸提升,以台灣品牌Saeko為例,在除霧劑上花了非常多心力在研發,不僅是在除霧效果,對環境及人體也更加友善,不用擔心使用過後對眼睛有所傷害,更讓第一線泳鏡加工的員工不會有因為藥水問題造成健康上的疑慮!
鏡面顏色
上面說到好天氣用鍍膜鏡面,陰雨天選用透明款式,其實即便是透明的鏡面,在不同顏色也有不同視覺感受。橘色、黃色鏡片可以提高景物的對比,假設是陰雨天希望能幫助提高定位點的識別度是不錯的選擇;綠色鏡片看出去可以讓視線變得比較平衡;而我在低光源、燈光較少的室內泳池最喜歡藍色鏡面,可以讓水下視覺感受更明亮,早晨訓練時比較不會感覺那麼壓迫、灰暗。
針對不同環境挑選適合的泳鏡對視覺感受有幫助
泳鏡養護及比賽準備
跟所有游泳器材一樣,最怕游完一直放在泳袋裡,以氯氣悶到下一次訓練,泳鏡的塗層、防護效果及綁綁帶的壽命都可能會因此下降,訓練後建議用清水沖洗,放在陰影處(也避免太陽直射)陰乾。另外無論你的訓練量或頻率,建議永遠準備第二支泳鏡,萬一遇到綁繩、鼻樑橋斷掉,或是任何突發狀況,也才有備用品可以使用!
使用收納盒避免鏡面刮傷,也能延長壽命
最後!假設泳鏡鏡面開始出現明顯刮傷,建議儘速更換,與日常風鏡、眼鏡一樣,鏡面上的刮痕可能導致散光或其他視力上的影響,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