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Triathlon(也就是俗稱奧運系統)的賽事規章,不僅只能使用彎把公路車、嚴格的防寒衣規範,在服裝上「無袖、後拉鍊」的要求,都與多數市民玩家平常接觸的服飾裝備有很大差異。(閱讀World Triathlon完整規章) 甚至鐵人衣上的贊助商大小、位置及個人姓氏、參賽國資訊都需要符合規定,過往就有不少參與第一次國際賽的選手因為鐵人衣不符合規則而無法參賽。本篇就和大家分享在World Triathlon規則框架下的鐵人衣規定。 World Triathlon規範下的鐵人衣(左)在各個文字、標誌上都有嚴格限制。 致謝:最初中文化規則由楊志祥彙整,發表於2016年,因研究時發現規則有小幅修改而製作本文 參賽最低下限 以World Triathlon所規範的鐵人衣,需要是正面全封閉(無拉鍊)、無袖的樣式,正面必須包含「World Triathlon標誌」以及「個人姓氏」及「國家代碼」(由三個英文字母組成,台灣選手為TPE),背後也需要放上「個人姓氏」及「國家代碼」於臀部上緣。 除了需要放置的內容,包含大小及使用顏色也都有標準規範。 贊助商限制 如果是亞、奧運賽事當中,服裝規定除了姓氏、國家代碼之外,僅能放置國家協會及服飾品牌的嚴格限制贊助商露出(部分大型賽會也有贊助商、標誌限制,如國內全國運動會)。而若非亞奧運項目的國際賽,雖然沒有那麼嚴格的贊助商露出規定,但仍有其尺寸、放置區域的規範。 看完上述的規則可以發現,比起長距離可以天馬行空發揮創意呈現自己的鐵人衣,在World Triathlon框架下的限制,確保了即便每一位選手、每個代表隊都有其設計,但在賽場上的整體性更完整。 另外在服裝規範上,若是亞洲盃、世界盃等「代表個人」的參賽的場次,同國籍之間的不同選手是可以穿著各自設計的鐵人衣。但若是亞洲錦標賽、世界錦標賽或是大型運動會等,以國家為單位報名的賽事,選手可以有各自的贊助商標誌,但同國家選手之間的整體鐵人衣設計配色必須全隊一致,並且在賽前提交賽事單位。 盃賽只要符合服裝規範即可,錦標賽、大型賽會需全隊一致,並提早註冊服裝。 延伸分享:關於世壯運 採分齡組規則 原本就有極高大眾參與人口的鐵人三項,成為2025年世壯運報名過程的熱門賽事,世壯運雖仍需遵循World Triathlon規範,但採用分齡組規則,因此選手仍可以使用一般鐵人衣參與。 取自 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 鐵人三項技術手冊 本文圖資由VERGE Taiwan協力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