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Viewing all 15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鐵人活動」DVTT雙溪雙鐵季 共邀全家一起「鐵」

$
0
0

每年三月就是鐵人三項的賽季到來,今年賽事密度明顯增加,光是三月底到母親節,活水湖就可以看到不少場的的113、226賽事!

延伸閱讀:挑戰五月天 - Challenge Taiwan開放報名

去年年底成立的DVTT醫聲論壇鐵人三項協會,也在4月舉辦了「雙溪雙鐵季」的活動,有別於一般賽事的競技氣氛,這次的活動DVTT希望可以讓全家大小都享受到鐵人的樂趣,因此在賽事設計上,以短距離、低里程數的方式,讓全家都能共同參與,避免爸爸在場上比賽,必須「拋家棄子」的狀況!

DVTT一直以來都希望全家大小都可以一起參與鐵人運動!

當然除了大人玩的兩鐵賽,DVTT也準備了小朋友的小鐵人的組別,讓全家大小都可以一起享受鐵人的樂趣!有爸爸參加鐵人兩項,小朋友有小鐵人賽事,那媽媽當然也不能只是在旁邊拍照而已,DVTT也有簡單容易上手的路跑賽,以及女生喜歡的PANDORA飾品作為獎品唷!


賽事日期:2016年4月24日
賽事地點:新北市雙溪區上林國小
賽事組別:
兩鐵賽(成人男、女子組:跑4k騎20k跑4k;小鐵人:跑2k騎4k跑2k)
路跑賽(成人男、女子組:10公里;兒童組 4公里)

詳細資訊:4/24DVTT兩鐵賽.路跑賽.小鐵人賽
報名表單:2016雙溪盃雙鐵季


自行車「配速」是超鐵比賽的關鍵:變動指數與強度係數的應用

$
0
0

在上禮拜剛結束的台東普悠瑪鐵人三項比賽,看到不少半超鐵(113k)跟超鐵(226k)選手受到酷熱天氣的影響,整體成績都變慢了。特別在最後的路跑項目,不少選手都遇上抽筋,只能以走走跑跑的方式完成。

我們固然控制不了氣候因素,但自行車項目中的「配速」卻可以。在比賽中我看見不少選手在自行車項目裡都騎得相當賣力,看到坡頂有攝影師就奮力抽車上去、看見前方有對手又加速追趕超車,雖然這些行動很帥也很爽,但對於後面的路跑卻是非常不利的。

對於有在使用功率計的朋友,如果想知道自己在自行車項目是否配速得當、或是有沒有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在騎(強度太高),可以在電腦上查看以下兩個關鍵的數據:

 

變動指數(Variable Index,簡稱「VI」):可用來表示訓練或比賽中功率輸出的平穩程度,是騎乘過程中配速穩不穩定的依據。標準化功率(NP)除以平均功率(AP)的比值就是變動指數,一般來說變動指數愈趨近1,代表全程的輸出愈穩定。例如在比賽中的NP是200W,AP是190W的話,VI就是1.05。變動指數愈高,通常是因為騎乘過程中出現很多間歇性的高強度輸出(例如遇上陡坡、追趕前方選手、擺脫後方選手時的高強度騎乘),這樣會造成體內的醣類快速消耗,疲勞也會因此加速產生。職業超級鐵人選手在180公里的自行車路段中一般都能夠把變動指數維持在1.06以內;因此,在半超鐵或超鐵比賽中,變動指數最好能控制在1到1.06以內,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強度係數(Intensity Factor,簡稱「IF」):這個數據的可用性取決於你的FTP準不準確,因為它是利用標準化功率除以你的FTP去計算出來,所以如果FTP是不準或是根本不知道是多少的話,那麼IF就沒有參考價值了。假設你的FTP是250W,在比賽中的NP是180W的話,那麼IF就是0.72,算是一次蠻輕鬆的騎乘。以Ironman世界錦標賽(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s)中的226km職業選手為例,他們在長達180公里的自行車項目都會把IF維持在0.78到0.82之間,也就是說他們能夠以80%的FTP維持4個多小時,並且在之後的馬拉松跑出3小時左右的成績。這對於一般業餘選手來說當然是不適合的,一般來說,半超鐵的90公里建議在0.75到0.85之間,超鐵的180公里則建議在0.65到0.8之間,視乎自己的能力而定,能力愈強可以以愈接近上限的範圍去騎,只求完賽的話則可以在下限範圍完成即可。

「奧運鐵人三項」Javier Gomez Noya賽前噩耗!敦奧銀牌退出奧運戰場!

$
0
0

距離里約奧運開幕剩下不到一個月,而鐵人三項賽事也進入倒數的34天!在這個重要的關鍵時刻,西班牙鐵人三項選手Javier Gomez Noya,卻傳出不幸的消息!


在本週三Gómez進行單車訓練的尾聲,低速的騎乘中發生摔車意外,這個意外造成Gómez左手手肘的疼痛,在經過檢查之後,確定橈骨有骨折現象,不僅影響了訓練和日常生活,甚至必須告別里約的鐵人三項賽場!

Gómez過去有五次的ITU世錦賽冠軍紀錄,2014年更取得51.5、113雙項世界冠軍的殊榮,在上一屆的倫敦奧運以銀牌作收,今年目標金牌,是近代相當具有指標性的鐵人三項選手,然而現年33歲的Gómez在本次奧運必須退出,下一屆2020的東京奧運是否能頂住37歲高齡的考驗,再次重返榮耀,還必須等待時間的證明。也只能說傷痛真的是運動員的最大天敵啊!
 

勇氣 不信極限:向鐵人運動員 Chris Mosier 致敬

$
0
0

“勇氣 不信極限” 是 Nike 的 Just Do It “不信極限” 系列活動的全新篇章。此活動包括先前的 “ 未來 不信極限。” 影片、“ 你 不信極限。” 影片以及近期的運動員系列故事,並在8月推出更多內容,向每一個不斷打破自己極限的運動愛好者、冠軍運動員,以及志在於今夏或未來證明自己無限潛力的運動員們致敬。


 
 “勇氣   不信極限” 向史上首位在美國國家隊中贏取一席之地的公開變性運動員 Chris Mosier 以及他不信極限的決心與精神致敬。

 

在完成了首場全程馬拉松挑戰後,Chris Mosier 從2009年開始參加鐵人兩項與鐵人三項的比賽。用他的話說,他需要更大的挑戰:

“對我來說,鐵人三項是一項真正的挑戰,因為它集合三種截然不同的訓練於一身。之所以說它是個挑戰,是因為游泳是我最不擅長的項目,對我來說也是最嚴酷的精神考驗。”

 

在4歲的時候,Mosier 開始察覺自己的性別認同(男性)與生理性別(女性)有些不相吻合。在他還以女性運動員的身份征戰賽場時,她總是覺得真正的自我沒有參與其中。在這真實感受的驅使下,Mosier 踏上了征途。 

 “變性過程開始後,‘Just Do It’ 精神支撐著過去五六年裡我所做的每一次冒險嘗試。我不知道我能否與男性運動員同水準競技,但我還是邁出了這一步。從那之後我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在向我證明,萬事皆有可能。永不止步,永不設限,勇往直前,我越來越瞭解自己,並且有機會進一步思考變性人群體參與體育競技的話題。”

 

2015年,Mosier 在全美田徑錦標賽中以1小時2分鐘45秒48的成績在鐵人兩項男子35-39歲組中獲得第七名的成績(鐵人兩項賽事由5公里跑步、20公里自行車與2.5公里跑步組成),成為史上首位在美國國家隊中贏得一席之地的變性運動員。Mosier 在本次比賽中的傑出表現,撼動了當時的變性運動員參加體育競技的國際通則,更進一步推動了相關變性運動員參賽的包容性條款的誕生。

Mosier談及他個人與運動員身份的交集

此外,Mosier表示,“成為首位進入美國國家隊的變性運動員的夢想終於實現。過去我一直夢想著我的名字能被印在隊服之上。在我投身的運動事業上代表國家的最高水準,想想就無比光榮。這對我、對其他人來說,都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作為一個變性人在體育競技中取得成功,讓更多人從我身上看到真實的自己。”

 

Nike也推出了一系列頂尖運動員的故事與創新科技,詳述追求勝利所需的決心。

 

青春 不信極限:MADONNA BUDER 修女 史上最年長的鐵人三項完賽者!

$
0
0

作為史上最年長的鐵人三項完賽者,86歲的鐵人 Madonna Buder 修女用堅定的信仰與決心顛覆了比賽慣例與年齡的界限。

“青春 不信極限” 的影片,向德高望重的鐵人三項運動員 Madonna Buder 修女以及她撼動年齡界限的決心致敬。


1985年,為了在夏威夷順利完成自己參加的第一次鐵人三項世錦賽,Madonna Buder 修女向上帝尋求力量上的額外支持。

她回想到,“我將比賽的終點線看作是人生終點,看作通往天國之門的入口。這一信念支撐著我向終點前進。”

 

在完成那次挑戰時,她已經65歲了。在75歲時,這位美國修女成為史上最年長的鐵人三項完賽者。82歲時,她創下了最年長鐵人三項參賽者的世界紀錄。如今86歲的她已經完成了40多個鐵人三項比賽(超級鐵人三項賽,包含3.8公里的游泳、180公里的自行車以及42.195公里的跑步)。她鋼鐵般的決心為她贏得了“鐵人修女”的稱號。一路走來,她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完賽時間比關門時間慢了幾秒、多次骨折、保暖泳衣的問題,等等。

不過她表示,“唯一的失敗就是不去嘗試,你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Madonna Buder 修女在參加首場鐵人三項比賽的七年前才開始運動。當時她在俄勒岡海岸參加一個由牧師舉辦的研討會,那個研討會主張把跑步當作一種調節思想、身體與靈魂的途徑。Madonna Buder 修女篤行這一項信條到極致,為其燃盡激情,直到她發現了充滿多樣性的鐵人三項。她說,“那簡直就是一種救贖。” 她對自身的聆聽以及積極的精神狀態為她帶來了非同常人的耐力。

 

Madonna Buder 修女解釋道,你的態度會影響你的行動。你要就選擇自我實現,要就選擇自我毀滅。如果你持有積極的心態,你就有可能逆轉困境,取得積極的結果。在這一精神指導下,她為年輕的運動員們提出了一條簡單而又容易實現的建議,

“每次進步一小步,你也能挑戰馬拉松。”

 


Nike推出了一系列頂尖運動員的故事與創新科技,詳述追求勝利所需的決心。

“青春 不信極限” 是Nike的 “不信極限” 系列活動的全新篇章。此活動包含之前的 “勇氣 不信極限” 影片、“你 不信極限” 影片以及近期的運動員系列故事,並在8月陸續推出更多內容,向每一個不斷打破自己極限的運動愛好者、冠軍運動員,以及志在於今夏或未來證明自己無限潛力的運動員們致敬。
 

泳鏡推薦-室內室外都適合的above三鐵泳鏡!

$
0
0

我自己在挑選「泳鏡」的重點

除了價格、品牌、外形之外

就是戴起來要好看(超膚淺

IMG_20160828_175108.jpg

因為我本身的臉型跟月亮一樣是圓又圓

還加上嘴邊肉也掛在臉上

再戴那種鏡面很小的泳鏡

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因為我戴起來後

臉!變!超!大!的! (雖然本來就不小沒錯

偏偏越帥氣的鏡面越小

只能含淚跟帥氣的泳鏡說掰掰~

 

上網google許多泳鏡資料

尋找一個適合我的泳鏡時

要麻不是「黑麻麻」、不然就「超Man」

顏色看來看去都是單一色系,超單調

難道就沒有一款泳鏡是適合女孩兒的嗎?

IMG_20160909_103734.jpg

後來發現之前有寫過台灣品牌的「Above」

有出一個"三鐵的泳鏡"

這個配色完全吸引我啊

白、藍、桃三種顏色

激發我的少女心!

我只能說看到現在這個配色,是我目前看到最好看的了。

不過好看不一定代表好用

所以我自己戴了將近一個多月

使用心得給大家做個參考

IMG_20160818_204611.jpg

 

~本篇並無任何廠商邀稿及利益關係喔~

 

◆MIT台灣製造台灣人做的不囉嗦直接加分!

 

◆廣角鏡片無死角除了視野變好之外,因為是廣角鏡片,所以可以偷偷遮住我的肉肉臉。

 

◆創新氣墊墊圈設計雖然網官上是寫說,脫掉蛙鏡時,不會有蛙鏡的烙印在臉上。但我自己游完後發現還是有啦,只是比較不明顯。(每次都游1小時以上)

 

◆一體成型的設計這就無法更換鼻架,所以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比較不適合。

 

◆有抗UV的功能適合室外、開放水域游泳,陽光灑落下來不會睜不開眼。

 

◆配色除了適合女孩子的白藍色款之外,我覺得藍綠款也相當好看阿。

 

◆價格$1320偏中上價位。

IMG_20160820_184210.jpg

 

每週都游泳3到5次的我來說,目前使用起來非常滿意。

★外形配色很喜歡

★鏡面大可以遮住肉肉臉

室內室外都適合

★鬆緊好調整

如果你在意的點跟我一樣,想要一支泳鏡闖天下,

室內室外都可以用,那可以給你做一個參考。

以上是小蝌蚪努力變成青蛙

但也想要漂亮的游泳之心得報導。

游的不快,但要游的很帥!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按一個讚喲!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1404

 

  *游泳游出自由 *
參加救生員有哪些條件、花費多少、哪個單位好?

除了美還不夠,Speedo幫你找到核心,在水中沁涼一夏
2017年挑戰18天non-stop救生訓練(持續更新中)
泳鏡推薦-室內室外都適合的above三鐵泳鏡
【實測】above競賽型泳鏡

 

「鐵人賽事」贏在起跑點 - 鐵人三項的出發方式!

$
0
0

鐵人三項的出發方式百百種,每一種出發方式都有其優缺點,能夠善用各種方式帶來的效益,選手才也才有機會贏在起跑點!奧運標準的51.5或25.75半程賽距離多採用跳水出發;IRONMAN聖地夏威夷KONA是用水中漂浮出發,需先在水中踩水,等待鳴槍!

跳水出發多半會先進行分組,將選手劃分成菁英組或各分齡組,避免一下太多選手下水造成危險。跳水出發需要比較高的技巧,包括比賽節奏的掌握、基本的跳水技巧以及自我狀況的調整,因次會建議初學選手可以考慮在後排出發,若勉強和前排選手爭先恐後,反而破壞自己節奏!

奧運標準距離多採跳水出發,需要高度經驗和技術水平!

而IRONMAN世錦賽KONA的水中出發,則是需要選手先下水進行踩水動作,等待開賽炮聲響起,目前國內這樣出發的賽事有「愛河鐵人三項賽」!

水中出發,選手需先在水中踩水等待鳴槍!


水中出發的比賽,建議當開始做鳴槍倒數時,選手可以先用搖櫓的方式,讓身體變成「一」字型,鳴槍後可以迅速產生前進的動力,避免從踩水的「I」狀態,轉換成「一」的力量及時間耗損!

不過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倒數階段的搖櫓動作,不能有身體的前進,只能保持在原地,否則會被判罰加時、甚至取消比賽資格唷!(至於怎麼讓搖櫓時不會前進,阿耕先賣個關子,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想想看唷!)


除了上述的兩種賽事出發方式,因為海泳的比賽漸漸增加,不少賽事從沙灘出發,因此沙灘出發也成了訓練的重點,舉例本屆2016里約奧運的鐵人三項賽,就是必須從沙灘起跑入水的賽事!


沙灘起跑的賽事,水位會由淺到深,因此在不同水深狀態,選手必須以不同的方式達成最快的前進,分別從沙灘跑、蜥蜴跑(水未及膝)、豚跳(水位及腰)到正常泳姿,這裡用影片和大家分享,未來有機會再詳細說明!

Rolling Start
沙灘入水的賽事,除了用年齡分組的差發方式外,Rolling Start也是近年來不少長距離賽事以及LAVA系列賽廣泛採用的出發方式,不過阿耕在LAVA通霄賽事現場,發現大家似乎不太了解Rolling Start的意義,這篇也特別告訴大家Rolling Start怎麼出發比較好!

Rolling Start通常會以每5~10秒放行1批(約10人)選手的方式出發,通過感應線開始計時,取消年齡分組的方式進行!Rolling Start最大的特色就是安全、容易掌控自己的節奏,對初學或是志在完賽的玩家來說比較安心,缺點則是對進階選手來說,難以掌握和目標對手的實際差距,不過鐵人是個人挑戰,Rolling Start可以幫助你贏過自己!

賽會會利用舉牌的方式讓大家選擇自己的預估完賽時間做分組,選擇自己適合的合作夥伴這時候就很重要了!因為Rolling Start採用「過線計時」,很多選手看到前面有人往前跑就跟著衝,這樣反而沒有利用到Rolling Start的優勢,如果有平常訓練的夥伴一起參賽,成績接近的夥伴三五成群、相互合作,絕對會比單打獨鬥來的有利!

但若不是團體參賽,也可以藉由觀察周邊選手的表情、霸氣、膚色、裝備和腰圍(無誤)來判斷是不是自己能夠跟上的集團,隊友選得好、游泳沒煩惱!如果大家對Rolling Start出發沒有辦法有想像的畫面,可以想像國道五號上的紅綠燈(真是特別的產物),Rolling Start就是類似這樣的方式,將選手間的出發間隔開來!

另外一個可以作為Rolling Start範例的,則是自行車團隊計時賽(TTT),最好出發就是選好實力相當的隊友,當比賽放行時,大家可以用最佳的合作節奏,克服游泳項目!


不過別忘了!團隊合作僅限於游泳項目,不然很危險還會被罰時!

 

鐵人很忙~Ironmna 澎湖&台東之美

$
0
0

10月的第一周對鐵人來說是忙碌且精彩的一周,有澎湖的Ironnman 226,及台東之美鐵人賽。

很幸運的這兩場比賽都不受到梅姬颱風的影響照常舉辦,這對摩拳擦掌許久的鐵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結果,筆者無法參賽,但對賽事的關心程度不亞於參賽選手,先來個國內好手賽前不負責任報導。

比賽日期 10/2 (日)  澎湖Ironman-226

本次參賽選手名單:
http://www.ironman.com/~/media/a3553fe592e347219333b75f0d382d71/imt%20all%200927.pdf
 

鐵人意志作者-謝昇諺(Sam),這是Sam首次挑戰226距離,過去四年致力於ITU(51.5 and 25.75)距離,也許長距離訓練跟以往訓練不同,但經驗十足的Sam搭配非常優異的游泳、自行車及有氧能力,要在本次賽會奪得好成績不是難事, 鐵人教師-魏振展,目前於臺北市立大學水上運動學系任教,雖然平常參與訓練時間很長,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旁觀看學生訓練,上次2015年Taiwan Ironman成績為10小時13分09秒,期待魏教練能突破原本成績,張景翔老師,任教於台中豐原高中,目前效力於BH鐵人隊,與魏教練一樣從事教育業,僅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鍛鍊,張老師近期在紛紛攻占台灣各地的長距離項目的凸台,也是不容小覷的角色,王金晴-魔鬼士官長,從學生時代專攻中長距離800.1500m競賽,轉戰鐵人後,一直在鐵人兩項及路跑賽事狂奪總一,也在今年四月的普悠瑪226賽事上以9小時37分15秒摘下冠軍,崔毅軍,崔大哥是南台灣鐵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不管226.113都是崔大哥的備戰項目,還曾在2014年參加過加拿大魁北克70.3世界錦標賽,王志袁(J帥)林岳岡(Jason)鄭家軒(店長)三位台北鐵人吹風團的長老,吹風團在北台灣已是所有鐵人自行車團練中最刺激的團練組合,三位吹風團的長老除了要挑戰國際選手外,還訂下一起飛向夏威夷的誓約。

職業女子組-台灣人的驕傲李筱瑜也有出賽,職業女子組有8位選手,希望李筱瑜能在美國、德國、日本、澳洲等..國家脫穎而出在台灣奪下第一座在台灣舉辦的226 Ironman 冠軍獎盃。

226比賽最精采的地方就是即使已經領先了225公里,還是可能在最後一公里遭到翻盤,只要不放棄!!!!,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比賽日期 10/1 (六)  台東東之美鐵人賽

本次參賽選手名單: http://www.ttc.glob.tw/topics.aspx?id=222

近兩年來統治台灣鐵人ITU(51.5km)距離的張團畯是本賽事筆者最看好的選手,全運會比賽雙金加上近兩年來穩定發揮是奪冠最強的保證,初為人父的楊茂雍邱韋強,也重拾選手身分,雖然家計及家庭必須兼顧,但經過不同身分及生活的洗禮,要在比賽場上有浴火重生的表現也是眾所期待的,李胖胖謝育宏黃世昌李高偉,雖然在比賽前段可能因為游泳項目稍稍落後,但這四位選手陸上項目具備4-5顆星的能力,要在後面翻盤比賽情況也是不無可能,名單中年輕小將張家豪也是本賽是熱門人選,但非常遺憾,家豪於上周自行車訓練時不慎車禍將缺席本次賽事,自行車能力極佳的西班牙選手Eneko Eloseui,在自行車項目有極大破壞力能將游泳損失的秒數全部追回,並拉大優勢,但在澎湖Ironman比賽也在出賽名單中,可能會缺席台東之戰。

女性選手以張嘉家為最大熱門人選,長距離女悍將李筱瑜將參加澎湖Ironman賽事,警花謝伯韶也還在國外受訓,本次奪冠不是大問題,期待張嘉家能夠突破自己在場地的時間及記錄。

 


台東超級鐵人-226-113-51.5 全距離的挑戰!!!!!!

$
0
0

在10月初結束在台東之美及澎湖Ironman比賽,見證新生代選手張團晙在台東之美113公里賽事中以4小時12分47秒強勢奪下冠軍,也創下自己在113公里最佳成績,在夏威夷之稱的澎湖Ironman賽事中由鐵人老爸Jason Lin 林岳岡在最後跑步階段逆轉奪下本次賽會台灣男子組第一名,並取得第二次進入Kona 世界錦標賽的門票。

 

在看完台東超級鐵人賽的參賽名單後,筆者認為在十月中的台東超級鐵人三項賽中精采度應該不亞於十月初的兩場比賽,台東超級鐵人賽共分為三個比賽距離(226km&113km&51.5km)。

226公里參賽選手有10月1號以4小時31分11秒奪下第二的鐵人奶爸楊茂雍,在去年才喜獲女兒的楊茂雍,為了突破自己以前的成績,今年重拾鐵人鬥魂,也許在東之美鐵人賽的成績上與他巔峰的成績些微遜色,但以前擁有226km 9小時16分實力的他,只要再多點時間恢復及調整,接下來的鐵人賽場上王者再臨指日可待!!!

另一位226比賽中的強者,是台東之美113比賽中以4小時44分奪下第五名的李高偉出賽,李高偉曾在今年四月的普悠瑪226km 比賽中以10小時06分55秒奪下第二名,相信台東的賽況和氣候對這位經驗十足的悍將是一大優勢,226km賽場上還有首次挑戰226km的新生代選手劉耀群、從事體適能界的甘思元教練及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賴錦源及許延賓,226km是充滿變化的賽事誰能第一位進入終點,只有等開賽後進入跑步路段才能看出端倪!!!


113km的比賽大多是中生代的選手角逐,蛋黃阿泰哥-吳承泰鼠王林群馨低調王者吳冠融新手奶爸邱韋強金門王黃世昌及上週才獲得Kona世錦賽資格的林金財前輩(接獲消息西班牙重機Eneko已回到西班牙,將缺席本賽事),其中筆者認為吳承泰最具冠軍相,在東之美賽事中51.5km賽事中,吳承泰獲得總排名第二名表示近況穩定,低調王者吳冠融雖在今年澳洲世錦賽中表現失常,但在長距離賽事中沈穩是奪冠的首當要件,以冠融的經驗及實力吳承泰也不能鬆懈,難道比賽只有他們能奪冠嗎?本次賽會極有可能有後段翻盤的機會,賽事中金門王黃世昌、鼠王林群馨都屬於後面兩項較快的選手(這麼說不是間接說他們游泳很慢拉~~),金門王黃世昌在東之美賽事中,跑出全場第二快的跑步成績,跑步成績僅次於張團畯,也曾在以前台東113賽事中展現強大路跑能力,結束腳踏車項目由第八名一舉翻盤奪下總排名第二名,而這場比賽113km的選手幾乎都在東之美或是澎湖Ironman賽事出賽,這兩週的恢復狀況也會是影響他們比賽成績的關鍵,(爆了就掰掰,沒爆就跟對手Say掰掰)!!

51.5km賽事中幾乎都是新生代選手的天下,參賽選手有:魯仲宣、王威凱、謝育宏、張團畯、蔡曜宇。

其中雖然還是以張團畯最具冠軍相,但張團畯將在10/16參加香港亞洲杯(Hong Kong ASTC Sprint Triathlon Asian Cup),將會缺席本是冠軍爭奪,筆者認為本次冠軍有可能由王威凱奪下,在東之美51.5km賽事中王威凱以游泳及穩定的跑步能力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本次賽道跟環境幾乎都與上次奪冠情形差不多,但不同的是本賽事有游泳健強的蔡曜宇加入,在前面兩項可能由蔡曜宇先行進入T2,再由跑步分出高下,第三第四進入轉換區的可能是魯仲宣謝育宏,在進入跑步進行前四名的廝殺!!!

 

本次賽事因為接連兩天都有比賽有不少選手兩日都戰,有新手奶爸邱韋強進行113km&51.5km賽事及台北哥倫布三鐵隊的TT王陳力維也進行了113km&51.5km賽事,各位賽場的觀眾們,記得為這些連日抗戰的選手們鼓勵加油~~!!!

刺激、新奇、又好玩-鐵人三項-四人混合接力

$
0
0

 

鐵人三項中不管Ironman 226Km、113Km或是ITU(Internation Triathlon Union) 51.5Km、25.75Km的比賽中大多數都是獨自一人完成,在台灣許多賽會聯同鐵三角接力(三個人分別一人完成一個項目)一起舉辦,但最近部分ITU舉辦的比賽中增加了一個項目稱為混合接力組(Mixed Relay),這個項目的競賽方式是由四個人組隊,每個人分別都需要完成游泳、騎車、跑步這三個項目,而每個棒次的距離相同,每個人的距離也比個人賽事的距離還要短,大約會訂在游泳250M+自由車6.6Km+路跑1.5Km,但實際比賽距離會依著每個賽道的距離稍微會做點增減,而比賽接力的順序必須為(第一、三棒安排女生,第二、四棒安排男生)。

 

2014年德國漢堡混合接力世界錦標賽比賽過程

 

混合接力比賽賽制在台灣總共舉辦過三次,分別是(2011年宜蘭亞洲錦標賽2015新北微風亞洲錦標賽2015全國運動會),也因為僅僅舉辦過三次所以大多數的人聽到「接力賽」,都會跟鐵三角接力搞混,而為什麼最近逐漸的在推廣混合接力項目呢?因為平均每一個棒次在完成三個項目的時間約在20-25分鐘,因為比賽距離短,讓每位選手幾乎要接近或是超過自己乳酸閾值的強度進行比賽,混合接力項目與其他個人項目相比節奏快速許多,再透過接力順序女、男、女、男交錯的接力方式,讓比賽情況精彩性增加,在短短全程比賽一個半小時內充滿變化。

台灣首次在全國運動會中加入混合接力項目,圖片來源:陳美秀

 

而筆者認為混合接力的比賽棒次安排,第一棒的女生建議擺上能力較佳的選手擔任,因為在混合接力項目在國際賽中是容許跟車輪車的,所以隊伍在一開賽如果能在第一集團內能讓隊伍保有競爭性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棒男生建議也要擺上游泳及自行車較佳的選手,原因不外乎是為了在前面兩個項目能夠在前面的位置保持競爭性,第三、第四棒的選手可能因為比賽中每個隊伍的選手逐漸拉開彼此間的距離,所以自由車獨騎能力變得相當重要,雖然在接力賽是上要躍上世界頂尖的舞台,必須每個棒次實力都必須要非常強,但如果在國內無法找到全方位的選手,在實力調整上也許能為比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混合接力賽的接力方式是在指定區域內,以接觸身體的方式交接。圖片來源:蔣旻勳

 

在11月5-6號墾丁小灣由WeTri舉辦的鐵人賽事中除了51.5Km、25.75Km,還特別加入了混合接力的項目,這是除了國際賽事及全運會外第一次舉辦的混合接力,也鼓勵所有鐵人三項愛好者一起邀約神隊有一起比賽,暨能完成三項挑戰自我,又能和隊友一起共同享受榮耀!!!

 

 

台灣鐵人三項選手-參加ITU(Internation Triathlon Union)成績總表

$
0
0

也許大家在觀看國際賽事只會注意第一名是誰,誰在國際賽事上奪下獎牌,誰又是台灣之光,但在背後必須要有許多許多的酸甜苦辣,這些未成名前的準備及磨練,我覺得這些故事及事蹟是需要被大家看到的!!

 

有人知道....

 

2013年菲律賓蘇比克鐵人三項亞錦賽菁英男子組謝昇諺,在自由車項目與當時日本一哥Hosoda兩人突圍,在自由車項目拉開優勢,率先進入轉換區T2,這也是台灣少數能在亞錦賽中領先集團中突圍的表現。

2015年新北市微風運河鐵人三項亞錦賽中,青少年女子組 張婷婷 ,從游泳項目落後,但在自由車項目一人單飛一舉從20名躍升至第一名回到轉換區,展項強大的自由車能力。

2014年 季胤呈 為台灣奪下第一張青年奧運選手的門票,取得青年奧運資格前必須先通過台灣區資格賽(台南烏山頭半程賽)取得前兩名,再搭一天一夜的飛機到哈薩克進行亞洲區青年奧運選手資格賽,順利在哈薩克取得門票才得以進入青年奧運。

 

也許這些資訊遠遠比不上任何一面獎牌的效益,但這些努力的一點一滴都是選手默默付出的心血、心力,希望透過記錄每個選手的成績,方便每一位選手查詢自己參賽紀錄,並留下歷史。

 

我相信記錄能留下歷史,歷史能創造文化,希望這個鐵人文化能越來越普遍及普及,讓每一位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在賽前能得到大家注意,賽後不管好壞都有人關心!!!

 

 

台灣鐵人三項選手-參加ITU(Internation Triathlon Union)成績總表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HOqEs9yfkHHHz24E-LstCN-VkdvWrU2-zuYzXmpKKh8/edit?usp=sharing​

 

 

此紀錄是筆者一筆一筆從ITU網站上下載整理出來,如果有任何錯誤或是需要更正的地方,請大家踴躍地提出,讓這個資料庫越來越完整!!!

(譯)-五個訣竅讓轉換順暢

$
0
0

原網址

(Training peak blog-5 Ways to Become a Stronger Long Course Runner
By-Lance Watson)
https://home.trainingpeaks.com/blog/article/5-ways-to-become-a-stronger-long-course-runner

 

 

當我問到運動員們他們比賽如何時,經常聽到他們在游泳及自由車上都有不錯的表現,當他們拚搏到路跑項目時,幾乎都力不從心,而這些運動員通常在單純跑步的賽事中又有不錯的表現,那必須要用甚麼方法讓你的跑步成為你在70.3及226裡的武器呢?

要在自由車項目結束後還能跑出好表現,有五大元素,訓練的專項性或模擬比賽當時的情況,你可以安排在你的訓練其中一環,確保不要在自由車項目上花費過多的體力是另一個方法,第三點是讓身體保持有足夠的能量,第四點是在自由車設定上讓肌肉能夠正常的發揮及保持整體的靈活性,最後一點最常被忽略,就是在精神層面上,讓心裡有個從自由車轉換到跑步的變化。

以下這個清單能夠幫助你提升自由車結束後的路跑能力。

 

  1. 比賽中的專項性訓練

專項性訓練涉及到在70.3或是226項目從自由車項目結束時,主要跑步配速的維持性,這是有些原因的,要習慣在不同運動中足部支撐身體的方式,另一個是訓練跑步的速度及耐力,最好的訓練方式是只要完成自由車長程或是短程騎乘後,可以跑些不同強度的柱子,適應不同跑步速度的變化。

(柱子=bricks=訓練課表中的每個柱子,有認真騎過訓練台應該都知道,沒騎過代表….)。

在正常準備比賽的情況下,每周至少要有一次讓身體適應騎完車跑步,每次跑步跑15-20分鐘,如果是進行短程的自行車課程,可以跑一個強度較高的訓練,當你的轉換適應性速度變快了,可以持續增加跑步的時間。

當接近比賽時,訓練的情境需要越靠近實際比賽的情況,這種情況畫大部分都會進行比賽實際強度的模擬,比方說進行30-45分鐘的實際比賽目標配速的模擬加上15分鐘的緩和,或是4趟 1600m跑步但比自己的目標配速快上10-15秒,每趟搭被2分鐘的慢走休息,這種訓練在賽前的6-8周是非常重要的,在自由車及跑步項目上,也需要讓腸胃訓練如何在比賽配速中還能吸收足夠的能量。

 

2.在自由車上顧好配速

同樣道理,在自由車上的種種行為都會影響跑步,如果騎得太快將會讓你的腳在最後的21k或是42k中武力全失,如果在訓練中能夠貫徹使用功率計還進行訓練及比賽這是非常難得的,這個讓超強單車成績及路跑步兵只有一線之隔,在優秀的分齡組競賽中,如果能讓自由車70.3距離中維持75-88%FTP及在226距離中維持70-80%FTP是好棒棒的,假如比賽賽道過長而這些數具都需要經過調整。

 

3.完美的補給

千招萬招適合你的才是好招,如果比賽中補給不足將會遇到一樣的結果,利用每個機會,特別是每個比賽都是最好的練習機會,去實驗甚麼情況適合你。

另一個因素如果在自由車上太過用力,足部肌肉會從心臟攝取過多的氧氣,這意旨如果你的胃裡沒有足夠的營養素水分喪失過快,這種情況下開始跑步會有種像水泥包住腳的感覺,這時你就需要停下腳步才能補回能量。

 

4.將你的自由車設定好

自由車的設定與身體的位子也會影響在之後的跑步,而自由車最終的設定還是要提升自由車的空氣力學效率,但不能因為這些設定降低舒適度及用力的效率,假如想要設定的像個專業計時的選手,除非你在自由車項目之後不需要騎腳踏車。

假如你是個鐵人三項選手,正在找尋讓臀部具有足夠活動空間及全身平衡的動作,假如你的髖關節角度過小、臀部屈肌的過度緊繃,將會負向的造成你步輻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選手會選擇高度較高的休息把或較短的屈炳,目的就是為了使臀部位置延展開來,來使跑步成績提升,你的跑步動作需要連貫並保持放鬆。

同樣的需要保持高控制能力及靈活度,許多選手的工作傾向於需要在椅子上做上好幾個小時,讓身體縮在一起,定期的站立及伸展能夠像瑜珈效果依樣減緩髖關節這方面的問題,包含下背和足部筋骨,這應該是目前最常看到發生在業餘運動員身上的問題,必須找時間能伸核心的力量及增加伸展的動作,許多年紀大的運動員擁有好的成績表現,是因為他們主動地加強核心力量和靈活度。

 

5.提升心靈力量(意林老目的意志力)

而最後必須要注意如何順利的在自由車項目後的跑步有好的表現,在於心理層面,在自由車項目即將結束時,許多人準備要離開做點準備開始跑步了,然而轉換最辛苦的其實是精神層面上,因為速度明顯變慢,導致提供身體散熱的效果降低,身體的體溫將會提升,這個速度差會讓你感覺速度很慢,了解這個差別,提前做好準備,利用前面的幾英里找尋一個節奏,注重在步頻和適當的速度。一旦心理穩定,就能將一個分段一個分段做好,跑步重要的是持續地在前進著,不是比自己快了多少。

 

結合以上元素融入訓練及比賽中將可以滿意的完成比賽!!!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選擇?哪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
0
0

距離鐵人賽越來越近,真的是既緊張又焦慮。沒想到鐵人的生活竟然如此忙碌,不光是訓練時間一直覺得不足,一場鐵人賽需要準備的東西真的好多好多,什麼都要靠自己,總是有做不完的待辦list。

其中一項需要準備的就是,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

尤其是第一次比三鐵的人(初鐵),三鐵衣真的不知道到底該不該買。畢竟一套三鐵衣”貴”的讓人覺得「不要不要」,很怕買了就只穿比賽那一次,感覺上就很浪費啊(抓頭。

但對於一個怕麻煩又懶的人,研究了一下,如果不穿三鐵衣的話,游泳時要泳衣,騎車要車衣車褲,跑步還要再換跑步裝,對於每一項時間都卡的緊緊的我來說,真的沒有時間在轉換區裡慢慢來。而且女生也不像男生,可以直接脫上衣換衣服,想一想還是一件到底最方便,至少讓我多爭取一些時間,就算是幾秒鐘也好!

所以,轉身又開始投入三鐵衣的研究了。什麼牌子好?CP值如何?哪裡可以買到便宜的三鐵衣?裡可以試穿?身材胖胖der會不會擠肉肉?連身好還是二件式的好?真的又是一大堆疑問了。

 

三鐵衣什麼牌子好?CP值如何呢?

如果以「外表」為第一優先的話,覺得Compressport、ZOOT、2XU這三個牌子是我覺得最好看又帥氣的。爬過許多大大的文,「三鐵衣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衣服的縫線,排汗效果,是否有壓縮、口袋等,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

以下是我試穿過的三套。

質感掛Compressport的配色我超喜歡,是我心中的第一名,穿起來很舒服,整個很有質感。

搶盡鋒頭掛ZOOT為第二,它們家有出素色也有出花花的配色,尤其是花花的配色,都還蠻好看的。

低調帥氣掛2XU那大大的X,黑色為主,帥氣滿分,想當帥妹帥勾的朋友,可以考慮!

然後有聽朋友說Speedo的CP值不錯,不過我上網看了一下,選擇性較少,我本身也沒有試穿過。


從左到右是分別是 ZOOT、Compressport、2XU

 

三鐵衣兩截式及連身哪一種好?

連身式三鐵衣

優點:

比較適合短距離的比賽。EX:51.5(奧林匹克標準賽)、25.75(半程鐵人)

一體成型, 衣褲不會有上下跑來跑去的困擾,肚子的腰間肉會乖乖的藏在裡面,比賽時不用一直擔心肚子有沒有跑出來。

與二截式的相比,少了一個褲頭與衣服膠條,減少與身體磨擦的機會。

缺點:

無法分開使用,平常要跑步騎車穿的話也蠻怪的。

上廁所比較不容易,因為整件都要脫掉。

穿起來容易感覺五五身(我個人覺得)。

二截式三鐵衣

優點

適合長距離EX:113(半程超級鐵人賽)、226(超級鐵人賽)。

平時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選擇不同品牌搭配,使用的彈性較大。(ex:褲子可當車褲, 衣服也可以當泳衣),

褲子可以選擇短一些,身材看起來較修長。

上廁所比較容易

缺點

運動時擔心上衣容易縮起來,褲子會一直往下溜,肚肚會出來跟大家SAY HELLO。

腰間多了褲子與衣服膠條,怕容易磨擦

另外女生還要注意是否有胸墊可以裝,如果沒有的話,可能要考慮鐵人內衣或是直接貼胸貼。

 

哪裡可以買到便宜的三鐵衣?以及要去哪裡試穿呢

買三鐵衣之前,記得一定要先去試穿看看啊!!!每個人的身型都不同,每一件的三鐵衣的剪裁也都不太一樣,試穿過後才知道哪種適合自己。試穿時請記得把手舉高,身體動一動,看會不會哪裡卡卡。

建議大家在購買三鐵衣之前,可以先上網查詢一下,哪裡有特賣會或是店家正在換季出清。我看過最低的價格有看到七五折、跟六折。網上路的話,Wiggle或是Pchome有時候折扣也會很低,不過SIZE可能就比較不齊全。不然的話就是要到「鐵人賽的現場」去撿便宜,聽說一千出頭就有!

我自己的經驗是,除了上網看之外,一定要先打電話詢問一下店家有沒有貨,再去現場試穿。像我自己遇到的狀況就是,網路上看了幾件蠻喜歡的樣式,但直接殺到現場卻發現沒有現貨可以試穿(泣,白跑了二三間。試穿過四五間左右,覺得內湖的瘋三鐵款式最多最齊全,大家可以去比較看看。

 

講了這麼多購買三鐵衣的注意事項,最後我的三鐵衣是compressport!

下一篇會來做開箱跟實測,敬請期待!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補給、小提醒

$
0
0

一直很希望在鐵人賽前,能體驗一下所有比賽的流程,才不會在比賽當天手忙腳亂。昨天模擬過後,有幾項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可以給大家做個比賽參考。

關於這一次鐵人三項模擬賽我想說的是:

補給真的真的不能少,時間到了就要吃

到了最後一項跑步時,我跑到5K就開始全身沒什麼力氣,7K竟然開始發冷。我想是開始撞牆期了。時間往前倒推回去,除了游泳後有吃一包威德和喝一半的Red Bull,騎車時只吃了一小口能量膠與一顆鹽糖,跑步前把剩下的Red Bull喝完再補一顆鹽糖,結論:補給根本不夠。(其實是我太挑嘴,之前吃了能量膠都會有想吐的感覺,所以有些恐懼。)如果可以的話40到60分鐘,一定要補充一次。像我這樣進去撞牆期就來不及了。

 

保留體力不要一開始就衝過頭

就跟跑馬拉松一樣,配速很重要。我以「完賽」為目標,把體力分配好這三項,游泳就順順的游完,不要太喘不要太用力,騎車時順風就努力一些,逆風就保持轉速,跑步維持175以下的心跳,不要爆掉盡量不停下來。雖然騎車完接跑步,腳會感覺有些重,但努力維持一下就會好很多。

 

可以多準備一雙襪子與鞋子

游泳上來就算腳擦乾了,全身還是一直滴水,像我就有多帶一雙襪子,想說如果騎車回來還是溼的話,跑步可以換,不然容易起水泡。雅淳說:還可以多帶一雙鞋子,如果鞋子溼的話,也可以換喲(太重要)。還有毛巾也要多準備一條,一條擦腳後就踩在腳下,另一條就擦頭與身體,這樣比較容易乾。


最後提供給大家模擬賽我準備了什麼

游泳騎車跑步其他
防寒衣自行車帽子水、補給飲料
三鐵衣安全帽太陽眼鏡食物、能量包
泳帽小帽 毛巾兩條
泳鏡太陽眼鏡 防曬乳
防霧劑手套 
凡士林袖套 賽後更換衣物
 水壺 拖鞋、腰包
 小鋼瓶 錢、悠遊卡
 備用胎 多準備一雙襪子及鞋子
   塑膠袋(裝溼衣服)

然後所有準備的東西,我會分為四個袋子裝(游泳、騎車、跑步、其他),這樣只要一到轉換區,我只要把接下來會用的東西拿出來就可以了,不會找不到東西而浪費時間。還有所有的流程都要先在腦中跑過一次。

還有覺得三鐵衣很方便啊,一件到底,而且也很舒服沒有那裡被磨破皮。其實本來很擔心跑步時運動內衣會磨,但昨天跑完也都沒事。

最後的最後真的很謝謝葳葳、雅淳、毅亭。謝謝你們一路上互相打氣、鼓勵、提醒,還有經驗的交流。尤其是跑步,每一圈每一步因為有你們,我才能堅持跑完。我相信有了這一次的模擬賽,每一個人信心都大增,我們一定要順利完成我們的初鐵。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東京奧運」鐵人三項全新項目 - 團隊混合接力Mixed Team Relay

$
0
0

鐵人三項賽事逐漸成長,一週之內兩場鐵人賽事似乎也見怪不怪,大家對於鐵人三項,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獨自完成游泳、單車和路跑,不管是正統的「IRONMAN」總距離226公里,或是ITU菁英賽事的「奧運標準距離」51.5公里賽程,獨立完成一場賽事就像經過一次人生的洗禮!


然而除了個人完成的鐵人三項賽事,有些可能還沒辦法三項同時完成的玩家,會和好夥伴一起,選擇以接力的模式,3人分別完成游泳、單車和跑步,合作完成一場賽事,感受鐵人三項的魅力!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團隊混合接力(Mixed Team Relay)卻是由4人下場參賽!究竟4位選手要怎麼完成鐵人「3」項呢?

鐵人有三項,四個人下場,難道其中一個當拉拉隊?

2020東京奧運全新項目 - 團隊混合接力Mixed Team Relay
團隊混合接力有別於國內常見的「鐵三角」接力,四位選手都必須完成游泳、騎車和跑步三個項目,所有團隊必須由兩男兩女組成,以「>>>」的順序進行,而每個人分別進行300公尺游泳、8公里單車以及2公里的路跑!(實際距離會是場地稍做調整。)

如果是長距離的鐵人玩家,或許會覺得那麼短的賽事好像不過癮,不過因為極短距離,讓比賽節奏變得非常快,也因為路線較短,可以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感,接棒後的飛躍跳水、轉換區一秒之差就瞬息萬變的狀況,以及以3分速全力以赴的路跑段,完全不保留的肉搏戰,舉辦至今都有很好的反應!

感受一下高張力的2014團隊混合接力世界錦標賽:


在賽事策略方面,除了每位選手的短程恢復能力要很強之外,也必須有計畫性的安排棒次,因為比照ITU賽事可以輪車的規則,多數團隊會將游泳能力較好的選手放在前兩棒,目的是取得前半段的局面控制權,當然後段棒次的實力也要夠平均,團隊才有機會拿下勝利!

Photo By 蔣旻勳 (2015全國運動會鐵人三項)

團隊混合接力(Mixed Team Relay)從2009年納入ITU世界錦標賽,短短兩年在(2011)世界錦標賽就已經有32支隊伍(國家)參與賽事,並且在本月剛公告的2020東京奧運賽史當中被列為全新的賽事項目!

在這個項目當中,臺灣選手黃于嫣、季胤呈、張婷婷、林志峯曾經在世界中學生鐵人三項錦標賽參加拿下銀牌的成績。在國內鐵人三項賽事中,也許是因為仍為推廣階段,混合接力大多只出現在菁英組的賽場上,包含2011年宜蘭舉辦的亞洲錦標賽、2015新北微風亞錦賽以及2015首度列入104年全國運動會項目,對於市民選手鮮少有機會可以體驗高強度、團隊合作的賽事感受!

不過在墾丁舉辦的WeFight,除了常見的51.5、113個人賽程,團隊混合接力項目也是WeFight的特色項目之一,更是國內唯一開放市民選手參加的「團隊混合接力」賽事!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
0
0

其實喜歡Compressport它們家的商品很久了,就如同前一篇文章所提到的三鐵衣怎麼選擇篇?。它們家的配色我超喜歡,有許多小細節設計,簡單大方卻讓人愛不釋手。

今日就來開箱&實測一下,Compressport的三鐵衣褲。把實測過的缺點、優點一次通通報給你知。

 材質 

第一次試穿時,跟我印象中的三鐵服材質很不一樣,整件衣服是由許多孔洞所交織而成的網狀,穿起來就是輕薄、透氣。之前試穿過別的品牌三鐵服,大部份都比較偏向是萊卡彈性布料的材質,我想兩種不同的布料,一定各有各的優缺點。

萊卡彈性布料的感覺比較不容易勾壞,可以任意的揉捏(疑),但我個人比較不愛滑滑有光澤的感覺。反看Compressport的三鐵衣褲,由透氣網布交織而成,感覺特別快乾、透氣而且很有質感,不過缺點應該是要小心照顧,不然就很容易就勾紗啊。

游泳後接騎車,衣服排水效果好嗎?

一開始最擔心的部份,就是游泳上來緊接著騎車和跑步時,三鐵衣會不會溼到不行,導致身體容易磨擦而不舒服。實際測試的結果是,游泳上來後,立刻接著騎車、跑步,雖然三鐵衣無法像一開始全乾的狀態,但也不會有黏住身體而溼溼不舒服的感覺,整個溼度就像是平常運動時流汗一樣,是能夠接受的那種。

台灣比賽時多半都是悶熱的天氣,所以三鐵衣的「透氣排汗」就顯的非常重要。像Compressport三鐵衣,仔細看衣服上有許多小孔洞,原來是由3D科技纖維編織而成的,整件衣服竟然有「四萬二仟個小氣孔」。這真的不透氣也難啊!

壓縮的效果如何?

壓縮的部分,我個人除了腰間小肉肉被壓縮到之外(欠揍),有可能在挑選尺寸時,是用胸圍來做測量,所以我穿起來的效果變成胸前比較緊,但其它地方較鬆,所以壓縮上衣的部份,我的感覺是合身不緊繃。但我想這是因個人的身材而異,畢竟版型就是如此,無法量身訂做。

雖然有乳房防止晃動設計,但我胸前比較雄偉,所以對我來說,裡面還是要穿著運動內衣才足夠,單穿的話我無法想像,而且我個人覺得激凸不太雅觀啦。(無法走歐美掛)

比賽時會不會燒檔?

三鐵比賽從游泳、騎車、跑步,同樣的動作都要重覆幾仟幾萬次,所以衣服褲子的舒適性真的非常重要啊。像之前跑步時,只要運動內衣整件溼掉,重覆摩擦的結果,每次回家洗澡時都哇哇叫,因為胸下整層皮都被磨破了,真的有夠痛。比賽前一直很擔心游泳完上來騎車後跑步,衣服褲子溼溼的會容易磨擦,不過實際測試幾次的結果,不管是游泳上來接騎車再跑步,都沒有讓我燒檔,也沒有覺得那裡不舒服。原來他們是用一體成型無縫線的設計,大大減少摩擦的可能。

但是還是很怕摩擦的朋友,建議還是在比賽之前擦個凡士林或是三鐵專用的防磨劑,多一層保護,多一層安心,等到真的燒檔到就來不及了。

 

就像小叮噹的百寶口袋

再來是我個人最愛的的設計,就是腰部前後加起來竟然有「六個口袋」!雖然跟車衣比起來,口袋沒這麼深,是屬於較寬的設計,但橫放個5.2吋的手機也不是問題,還有補給品、衛生紙、悠遊卡、鑰匙等通通都放的進去。每次出門要帶的東西一大堆,多個口袋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衣服和褲子在運動時會不會上下跑掉,露出肚皮?

上一篇文章有提,如果是二件式的話,上衣容易縮起來,肚肚可能會出來跟大家SAY HELLO。

「游泳」的時候,的確會覺得肚子涼涼的,但正面在水裡也看不到(大誤)。

「騎車」時,並沒有發生衣服越跑越上面的困擾,其實褲子與衣服都有做膠條,所以不會一直跑上去。

「跑步」的話,上衣的確會往上跑一些,但並不會把肚子露出來,可以不用擔心喲。

然後提醒大家要注意:如果對於膠條會過敏的朋友,可能要考慮一下適不適合喔。

再來說說褲子,Compressport的三鐵褲有區分為男生女生,畢竟男女構造不同,最重要墊子的設計也不一樣。

褲子的外觀我很喜歡,黑色搭配上LOGO,不會太花,但又能一眼認出

第一個對於三鐵褲的疑問就是,游泳或是跑步時,有墊子會不會卡卡的?游泳上岸後,墊子會不會吸滿水啊?

實際上,三鐵褲就是用來比三鐵用的,測試後發現,我的疑問是多慮了。Compressport的三鐵褲,是薄薄一層矽材質的墊子。當穿上之後,游泳跟跑步其實感受不出來會有墊子卡住,而且游泳上來後排水效果也很好,而且快乾透氣,不會有被悶住的感覺。

另外在墊子的外層還有無數的圈圈,騎腳踏車除了可以防滑之外,因為三鐵褲的墊子較薄,比較沒有緩震的功能,但外面的圈圈還能吸收衝擊力道,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褲子的後方還有提供一個小小的口袋,我很喜歡。(口袋永遠不嫌多)

還沒下水膠就脫落了怎麼辦?

有一個情況,想把我自己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褲子的部份,在腰部的地方有Compressport英文字的膠,回家後第一次試穿時,就發現上面的字脫落黏到我的腰上,有幾個地方的字母都搖搖欲墜,想說是不是拿到瑕疵品。(我有另一件跑步的壓縮褲同樣也有膠,但卻沒有脫落的情況。)
後來有詢問一下代理商,得到的回答是:「那算是正常現象,LOGO會依個人使用習慣而去造成損耗,但是如果產品有裂掉的部份,是可以申請保固退換貨服務的,但如果判定是人為損傷的就沒有理賠(例:摔車磨破)」
雖然裡面的膠,掉了一些是覺得有一點小小傷心。但其實是真的不影響商品的使用,而且只要是壓縮類的產品,真的有問題,是有提供安心保固,像是如果一年內就穿到壓縮失效,可以免費換貨,這一點我覺得很棒。
想更了解的可以點網站查詢。http://www.compressporttw.com/Article/Detail/20789

還有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為什麼不做腰部的部份不做高一點啊。雖然很多人以為三鐵的身材就是瘦瘦高高的,但我就是胖胖的,卡在中間腰邊的肉很容易不小心就擠出來啊(泣。

三鐵衣褲的保養

我查詢了官網,建議都是用手清洗,別放進洗衣機,也不用放清潔劑。還有要小心別勾紗。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個勇敢的小公主,可以陪我征戰大小運動,但回家也需要細心呵護。

總結

身為我的第一套三鐵衣,我對她很滿意。外形好看,穿起來又舒適,感謝它陪我完成我人生中的初鐵,而且無痛完賽。

以上就是我對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的結果,希望能夠幫到想買三鐵服的你。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
0
0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經過終點後

完成了30歲許下的生日願望和與自己的約定

「我,在能力所及中,努力的完賽了。」

從報名開始,這一路上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貴人。

除了感謝再感謝,還是感謝(鞠躬。


 ▲恭喜大家順利完成,舉杯慶功囉~

回到八個月前,我還是一個連自由式都不會游的人,只會一點蛙式,這蛙式還是隨便看旁邊水道的人學的。沒有公路車,跑步也沒什麼在跑,體能也很差,到底是那來的勇氣,報名鐵人三項!?

一切是源自於與自己30歲的約定

從小到大沒有什麼大志向,只喜歡開心過生活。但30歲過後,卻發現想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時間卻越來越少。鐵人三項,一直是只敢放在心裡偷偷想,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的「夢」。對我來說:它是一場神聖不可侵犯的比賽!

直到有一天,腦中一閃而過的一個念頭:「現在不做,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做了。」

 

賽前焦慮

回想這八個月的日子,有努力、有偷懶、也有懊悔,總覺得自己練習的不夠,或是問自己幹麻報名鐵人賽,很常自我否定,然後又要自我鼓勵,這一切真的是有累也有淚。

「游泳」是我練習最勤奮的一個項目了,畢竟是從零開始。每週一次的神奇游泳班, 劉家源 教練與同學(凱倫班長、IVEN、雅淳、斌神、才俊、景帆),讓我開心的學習。還有星期四到鯨魚池裡跟山港鐵人團練,謝謝Allen教練的指導。除了上面兩項之外,平日自己在抽空到運動中心練習。從25公尺都無法游完到可以順利游完1500公尺,想起來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騎車」是三項之中最有把握的一個項目,跟其他兩項比起來,我愛喜歡騎車啊。但每次練習40公里Non-Stop還是累的不要不要的,騎完腰都挺不起來,隔天還會全身酸痛。還好假日跟 Sharon Lin、 馬炯儀 (Joey Ma) 、 Summer WuChao Yuming、Jason ,到處亂騎,一起挑戰許多從未騎過的路線,都是我最快樂的騎車時光 。

「跑步」,一直存在於抗拒和恐懼,也是因為之前跑到受傷後,真的花了許多時間金錢和心力,但還是不見好。大概賽前一個月才開始跑,真的是臨時抱佛腳,一次也只有5公里左右,還好與 莊雅淳 跟 陳幸葳 賽前來一場模擬賽,最後堅持跑完10公里。賽前二個星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的空檔,都到操場跑滿40分鐘做耐熱訓練,賽前一週 與 薛朋竹 跟雅淳跑了一場半馬。雖然賽前的練習不算多,但最後這幾場有重拾一些跑步信心,至少能在時間內完成。

關於我的初鐵515- 游泳篇

轉眼間,我已經來到了倒數的時刻。當主持人喊著5、4、3、2、1時,我奮力的衝下水,努力了游了出去。

比賽開始

「你能做的就是盡力練習,但不是一切都會如你所願。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能盡你所能的努力完成。」這是我比完游泳的結論。

雖然自由式是去年暑假才開始學的,但游泳這個項目算是練習最足夠的。不過比賽開始後,泳帽泳鏡被踢掉二次、不斷喝水、吸不到氣無數次,還被蛙腳狠狠的從胸口踢了下去。練習了這麼久,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撐下去,不能放棄。

第一次覺得1500公尺這麼漫長,比賽當中我一度懷疑自己不會游泳,折返點與終點怎麼樣都游不到,想盡辦法戴上泳帽後又被踢掉,最後真的沒辦法,只好把泳帽塞在口袋中(我愛這頂,我要帶回家)!經過工作人員的浮台時,還跟工作人員對了一下眼,我示意著我沒事,只是泳帽掉了,很怕他叫我上岸。回想起這1500公尺,真的是帶著恐懼還有掙扎上岸的。

游泳1500公尺
完成時間為 00:42:38

分組排名:22 總排名:515 


關於我的初鐵515-單車篇

雖然游泳上岸後我超級狼狽,看到照片發現,我的頭髮跟本像海菜一樣掛在我頭上,好像是剛上來的河童,好醜。不過一上單車後發現我又活了過來,離開水裡的感覺真好(欠揍。涼爽的空氣加上清澈的大海,還有微微從雲中透出的陽光,實在是讓我忍不住一直往左邊欣賞,然後在心裡興奮的大叫:好美啊。

先用小盤對付一開始的髮夾彎小上坡,上橋後改大盤適應一下後,心裡默默的祈禱能讓我順利的騎完,千萬不要爆胎啊。今天騎車真的是很順很順,感謝老天沒有送我們逆風大魔王,唯一的一點就是上上下下的坡有點小煎熬。折返時有CT的水壺可以拿,我刻意的放慢速度,體驗一下騎在單車上拿水的感覺,把自己當成帥氣的選手,比賽就什麼都要體驗一下麻!

20公里左右,立刻補充能量膠與鹽糖,我開始火力全開,無限的重覆「找目標→努力跟上→休息→再跟著後面的車輛超車」,這個策略對我來說很有用,一路上不斷的追上前面的目標。不過我都不敢與前面的車子靠的太近,因為我看到好多人被裁判罰時間啊。就這樣很快的已經到了回程的中華大橋,下橋後按下手錶,時間我很滿意,破了我最佳記錄,終於只剩一項跑步啦!(歡呼

單車40公里
完成時間為01:19:59
均速30 km/h

總排名:323 分組排名:3 最後看成績有一個驚喜,騎車項目竟然有分組第三!

關於我的初鐵515-跑步篇

到了T2轉換區後,立刻把威德跟Redbull,希哩呼嚕的喝光光,帽子跟耳機都戴上後,開始慢跑了起來。快到出口時,突然有一位工作人員在對面大喊:小姐,你怎麼往這個方向,跑步是另一個方向喔。這時附近的人都轉過來看我~好丟臉XD!邊傻笑邊感謝這位工作人員後,頭也不回的往真的出口邁進。

雖然浪費了一點時間,但告訴自己不要緊的,時間還很充裕。雖然跑步的速度只有比阿北走路在快一點,但看看時間是來的及的,不要停下來就好。一路上邊跑邊看著心跳維持在175上下,因為只要超過180我很快就會累到跑不動。如果剛剛騎車超過50人,跑步大概被超過200人。哈,因為我沒有超過任何人啊!

跑步的路線是在台東森林公園裡繞啊繞著,其實蠻舒服的,有一些樹蔭可以遮一下,大約在4公里左右,遇到戰友小馬,偷偷的從後面拿水潑我腳。但小馬,我腳好不容易才擦乾耶,原來他是想幫我降溫啦,只是沒有對準,哈哈哈!其實很感謝他陪我跑了一小段,有人聊天就不覺得這麼累,時間也過的很快。我告訴他,你還行的話就衝吧,快追上雪倫!

接著天氣越來越熱,好不容易維持的速度又開始慢了下來,每經過一個水站我都停下來喝口水在繼續跑,直到出公園後剩下最後3公里,河濱裡沒有任何遮蔽物,而且還經過我們住的民宿,這一段我覺得最難熬,好想回去洗澡+躺平啊!只能告訴自己在堅持一下,再聽幾首歌就到了,不要停下來。

進入鐵花村時,聽到熟悉的聲音叫我,是毛毛耶,毛毛來了,毛毛加油,是慶跟淳,他們替我興奮、開心,接著是PETER、SUMMER、JACK,然後大帥、小志玲,這時我偷偷看了一下前後都沒有人,終點拱門是我的了,歐YA!(飛跳

跑步10公里
完成時間為 01:13:16
均速7:16/km

總排名:925 分組排名:41

30歲參加鐵人三項,完賽時間是「3小時33分39秒」。我是不是跟3特別有緣!

當你很努力的想完成一件事情時,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最後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在頒獎典禮上,總有說不完的感謝。(雖然我沒有獎啦XD)一路上我的確非常的幸運,我感謝我有一群這麼棒的朋友,這麼好的贊助商,這麼棒的天氣,與這麼棒的一切。

想到任爸說的一句話:「感恩再感恩。」

感謝above在我還不會游泳時,贊助我一支三鐵泳鏡。從每一次的練習到比賽,我都戴著它。

感謝Compressport,知道我是初鐵,贊助了我最需要的三鐵衣,不嫌棄我大概是使上最胖的選手XD,從不限制我要寫些什麼,給我很大的空間,寫我想寫的東西。謝謝你們喜愛我的文章,我很幸福也很幸運。

感謝96單車,每當我車子有什麼問題時,總是不厭其煩的幫我做調整。

感謝這八個月來我所有的戰友,一起訓練、一起討論、一起互相鼓勵,沒有你們我完成不了。

最後感謝一下我自己,從報名到比賽結束,我很慶幸雖然我很常自我否定,但沒有放棄過,也謝謝我的身體讓我順利的無痛完賽。

給看到最後面的朋友來個小彩蛋,我最新的目標為2018年的 IRONMAN 70.3 鐵人三項,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決定報名113。然後我現在已經開始焦慮了~哈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鐵人賽事」最難515標準賽沒有之一 - 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

$
0
0

一場奧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賽事,包含1.5公里的游泳、40公里自行車以及10公里跑步,大家通常稱之為515賽事,台灣每年有超過20場的515賽事,如果要選出一場難度最高的,在馬祖南竿舉辦的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絕對當之無愧沒有之一

游泳 - SWIM

海泳也許是整場比賽最簡單的項目,在福澳港出發,如果你從台灣基隆搭船,台馬之星就會在這裡進港!枕戈待旦紀念公園下方的海域,去回750公尺的路線游兩圈!

照片取自 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

由於在港口內,除了漲退潮之外,其實沒有太多的湧、浪,游起來就像鹹的日月潭一樣,有過開放水域經驗的夥伴,應該都可以順利完賽!

照片取自 周小馬

上岸之後馬上接近轉換區,從海濱公園旁的步道推單車準備展開單車賽段的考驗,紅磚地如果是雨天可能較滑,不過晴天太陽灑在紅磚上,就像是迎接貴賓的紅地毯,邀請選手邁向單車段煉獄般的考驗!


單車 - Bike

10公里的路線將騎乘4圈,每圈包含兩個2公里的連續爬坡,最大坡度約25%,有上坡當然也有下坡,蜿蜒的下坡,讓整個賽道不僅考驗選手的爬坡能力,更挑戰下坡技術!


總爬升介於1600~1800公尺之間,當阿耕第一圈以30分鐘完成,就知道「今天將是漫長的一天」!

從陡坡上剩下個位數的時速,到下坡60、甚至70公里的高速,不斷考驗騎士重新組織肌肉使用的能力!四圈騎完,雙腿就算沒有抽筋,大概也都步履蹣跚了!

路跑 - Run

當步出轉換區,可能會被港口平坦的路況給詐騙,以為痛苦就此結束,但1公里過後地無三里平的馬祖立刻帶給你下一份驚喜!將近10公里的路跑路線,總爬升接近300公尺,加上此時的太陽已經高掛天際,幾乎無遮蔭的水泥路上,將考驗鐵人最後一絲絲的意志力!


折返點的長坡更是榨乾你最後一絲腿力,好在通過之後有如倒吃甘蔗,越是靠近終點,廣播和沿路民眾的加油聲,讓你擠出最後一點點體力迎接終點的到來!


總結 - Review

單就路線來說,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真的讓人比到快哭出來,單車段把515當作113在比,每個坡如果沒有超大飛輪,下來牽車也只是剛剛好的選擇,但主辦單位很用心的讓大家比完之後可以笑出來,加上馬祖當地民眾的熱情,以及軍方弟兄姊妹(真的很多姊妹唷!)賽場邊維護大家的安全和加油打氣,真的非常值得前來挑戰!

圖片取自 周小馬

豐富的獎品以及精美的獎牌、獎盃絕對也是特色之一,如果你已經覺得一般鐵人三項賽事沒有太大挑戰性,絕對要來試看看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的硬度!!!

照片取自 MatsuMan馬祖鐵人三項
感覺得出來整個馬祖對於這場賽事的投入!

當然除了比賽、看風景之外,馬祖也有好吃好玩的
難得有機會來馬祖別忘了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風情及生活節奏唷!

馬祖地區到處都是充滿軍事特色的標語,請問長官可以放飯了嗎?


 

「鐵人消息」里約奧運金牌Gwen Jorgensen目標2020東京奧運馬拉松

$
0
0

鐵人三項名將Gwen Jorgensen在去年的里約奧運為美國拿下歷史上首面鐵人三項金牌!

在取得奧運金牌過後,Jorgensen馬上在同年的紐約馬拉松當中出賽,挑戰她的初馬,在2016年紐約馬以2小時41分01的成績完成,從奧運過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這樣的成績也是驚艷四方!

2017年淡出鐵人賽場的Jorgensen體驗了初為人母的滋味,不過當身體充滿競賽的血液,似乎也已經為下一個目標展開訓練!就在不久前Jorgensen的twitter發佈了一則貼文,其中四個目標包含「鐵人三項世錦賽冠軍」、「鐵人三項奧運冠軍」、「成為媽媽」以及「馬拉松奧運冠軍」!

如前面所敘述,前三項目標早已是Jorgensen的囊中之物,而馬拉松奧運冠軍,看來將是這位超級媽媽的最新目標!想必2020的東京奧運上,將會有一位相當強勁的競爭者加入賽事當中!

Gwen Jorgensen 1986/4/25   
2016里約奧運女子鐵人三項金牌
2014、2015 ITU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金牌
2013~2015 美國鐵人三項國家冠軍
跑步成績
3000M - 9:10.12
5000M - 15:52.19
10000M - 33:38.38

【運動i臺灣】致力打造運動城市 台東縣耕耘體育不遺餘力

$
0
0

台東縣孕育出無數體育人才,優秀的山水人文特色,讓近年來參加運動賽事的民眾都能感受到台東的美好。連續舉辦十八年的「台東之美鐵人三項錦標賽」,不但歷史悠久,更是一項推廣台東特色的在地賽事,這次特別專訪台東體育會總幹事林政隆,上任三年來致力運動推廣,期望讓所有來台東的人,都能感受到這股濃濃的運動風氣。


2017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 (台東體育會提供)

 

地方特色-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


2017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 (台東體育會提供)

近年來鐵人三項在台灣相當盛行,台東縣一年下來就舉辦將近三十場,尤其以台東之美鐵人三項最具特色,這項賽事不但有近20年的歷史,更是直接融入在地特色的鐵人運動,林政隆提到,台東縣好山好水的人文環境,讓參賽者可以直接欣賞到台東最美的海岸線,而台東市森林公園活水湖既乾淨又漂亮,游泳時也能感受到自然又舒適的氣氛,非常放鬆。

「台東有絕佳比賽場所,池子美水又清澈,單車就是花東海岸,跑步安全性也高。」

林政隆認為,參賽者只要來參加過,就能認識到台東,透過運動來體驗台東的美好。

 

 

事前溝通無負擔

「台東有很棒的地理環境可以舉辦超鐵、標鐵、鐵人的賽事,這三個項目就必須花兩天的時間。」因為過程需耗費大量體力,加上外來遊客多,進而促進台東觀光,不過也會隨著季節變化,「像春天很多夏天很少,因為太熱了,要到秋天也有又開始,但冬天太冷又會減少,所以集中在春秋兩季最多。」但頻繁舉辦比賽,路跑又有交通管制,難免會有民眾抱怨,林政隆表示,鐵人比賽一個月最少兩場,有些民眾就會去反應,這部分就得做好事前宣導跟善後,盡量降低反彈聲浪。

除了台東之美鐵人三項之外,今年首度在台東舉辦的「106年國慶全國萬人健走大會師」,一共吸引超過五千人參加,林政隆提到,因為台東大型活動不多,因此事前準備很重要。「我們為了這場萬人健走,事前就做了五、六次現勘,鄉公所跟地方社團也有協助,才能促成這樣的大活動。」做好溝通跟準備,才能辦理好活動,有了民眾與在地鄉鎮公所支持之下,也讓活動進行的很順利,林政隆認為互相配合很重要,對於不同意見也樂意傾聽,只要願意交流,就能避免問題產生,讓雙方都能受益。「不要自己把門關起來,去聽別人的想法很重要,我能夠提供的資源和經費,我盡量去提供,我先讓你知道,我端出來這盤菜是什麼,你能不能接受?願不願意做?你可以跟不行都告訴我,再去想替代方案、去調整。」


106年台東縣地方運動社團成果發表觀摩會 (台東體育會提供)

 

經費運用在刀口上

在資源與經費運用上,林政隆表示,雖然能活用的經費沒有其他縣市多,但希望能把經費花在對的地方,讓民眾能夠直接受惠。「在選手物資這部分,我們考量參賽民眾需求去做,不要送太貴重,又能常常用到的東西,像涼感巾就很實用,保溫瓶和毛巾對民眾來說就是日常可以用到的。」宣傳與推廣賽事一直都是活動核心,台東縣在這部分運用了電子媒體、社群平台,以及新聞電台,雖然沒有知名藝人幫忙打廣告,但是透過民眾口耳相傳也有不錯的效果。「會先由我們體育會做起,基本上不會請藝人,本身預算不多,所以我們把經費著重在活動上,實質回饋給參與民眾,再透過他們去分享、推廣來達到宣傳效果。」

由於經費問題,台東縣在辦理賽事上,所能運用的資源不多,僅能藉由參與過的人來分享。「在台東要推運動,實際上很艱苦,經費是一個決定成功與否的原因,像藝人就請不了,除非是在台東耕耘的人自願來,要不然沒辦法負荷這塊。」因此,他期望透過用心辦活動,來讓大家認識台東,更希望不只地方政府,還有中央體育主管單位,可以重視這樣有地方性、有歷史性的運動項目,進而給予更多支持。


2017台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賽 (台東體育會提供)

 

將台東與運動做連結

「我們希望大家想到台東就會跟運動連結上。」

林政隆對將台東打造成運動城市很有自信,他認為台東有絕佳地理環境,不僅是鐵人三項,還有其餘的運動也很盛行,「像是我們政府在推動衝浪,我們自己推動的鐵人三項,都是希望運動跟台東縣有連結。」上任三年以來,林政隆有感民眾對運動的熱忱,希望將這股風氣繼續延伸,透過用心舉辦活動,為台東爭取更多的資源。

「三年當中看到自己縣內改變很大,甚至我們在辦活動民眾也會主動來問,等於直接回饋給我們,不像以往都不曉得有這樣的活動。」他提到,從先前的打造運動島開始,台東就非常努力去做運動這塊,更希望在有了「運動i臺灣」的計畫以後,可以創造出更大的成效。

「把台東導入一個運動友善城市,就算不運動,也希望喜歡運動的人可以來台東。」

 

【特約記者 李思穎 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運動i臺灣】創造城市新活力 彰化縣綻放熱情 (上)

【運動i臺灣】創造城市新活力 彰化縣綻放熱情 (下)

【運動i臺灣】「奔」向國際化 臺北市開創首都未來

Viewing all 15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