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Viewing all 15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評測」上山下海360度0死角的iphone防水殼-LifeProof FRE

$
0
0

關於小毛選擇手機保護殼的幾大重點:
✔️外型不能過於花俏且要耐看。
✔️重量要輕,保護性一定要夠,因為喜愛戶外運動,常常上山下海,一定要防摔防塵。
✔️如果有防水功能的話那就更加完美了。


去年10月份把用了三年多的手機淘汰,拿到新手機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裝上保護殼啊,就怕新手機使用沒多久就傷痕累累,對於選擇保護殼,小毛上網做了許多功課,本來就是口袋名單中的LifeProof剛好找上我寫測試文,真的是來的好不如來的巧!這款手機殻有防摔、防塵、防雪、防水的完美防護,完全大中我的需求,就讓小毛來測試看看是不是有這麼厲害吧。


來自美國聖地牙哥的LifeProof,設計出具有保護性、功能性及時尚為一體的手機保護殼,真的是戶外運動者的福音。

~本文是和LifeProof合作測試文,這一次來做測試的是LifeProof的「FRĒ系列」~
手機殻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做「防水測試」,來看看怎麼測試吧!

關於防水的這個部份,一定一定親自要做測試,雖然LifeProof在出廠前有經過測試,但由自己親自測試過再把手機裝進去,才是最正確的步驟喲,如果真有問題,也可以立刻跟原廠做更換。



科技介紹+產品實測

-比一顆雞蛋還輕的保護殻-
FRĒ外殼是相當可愛的淺色湖水綠,也有點像是Tiffany綠,第一眼有新鮮年輕的感覺,邊條搭配上細細的螢光橘,清新中帶點活潑,是個很有精神的搭配,每次帶出門,總是有朋友詢問我,這是什麼品牌的保護殼,顏色非常可愛。因為是防水的保護殼,一開始擔心會不會過於厚重,但實際上FRĒ的保護殼,重量只有35克,竟比一顆雞蛋還輕。



手握起來的確比一般的保護殼還大一些,但重量沒有差太多。

360度0死角防護
身為一個喜愛挑戰各種戶外運動的女孩來說,手機就像是呼吸一樣重要,跟著我一起上山下海隨時記錄生活點滴,精彩自己的人生,但途中可能會發生許多不可預料的事,那麼,選擇一個360度防護的殼,不管我們到那裡去,都不用擔心了。


這一次測試的
LifeProof FRĒ保護殼,它們的四大防護功能實在是太吸引我了(防塵、防水、防摔、防雪)。

首先來談談「防水」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最常遇到的情況就是,跑步或騎車到一半,開始下起大雨,阿我的手機怎麼辦? iPhone 7本來不就有防水了嗎?應該不用害怕吧。


「根據上了APPLE官網查詢結果如下」
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 與 iPhone X 皆具備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並且已在受控管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下測試,達到 IEC 60529 標準的 IP67 等級。防潑抗水與防塵功能非永久狀態,並可能隨日常使用造成的耗損而下降。請勿為潮濕的 iPhone 充電;請參閱使用手冊了解清潔與乾燥處理說明。液體造成的損壞“並不在保固範圍內”。(蝦米~~~)

看了上面敘述,手機頂多是防潑水而不是防水,而且還非永久狀態,還敢將iPhone在全無保護的狀況下帶進水裡嗎?

IP防塵防水小知識:
IP這兩個字母指的就是防
與防水,後面兩個數字代表不同的等級,而防塵防水等級最高為IP68,指的是完全防止灰塵進入、可將裝置浸泡在至少 1 公尺內的水中約 30 分鐘,不會造成裝置損壞(僅限淡水)。


FRE實際防水測試
如果要說LifeProof與其他的殼有什麼不同的話,我想「防水」是一個很大的賣點,上面的影片只是想試試殼是否會進水,但這一次我把它帶到松山運動中心的鯨魚池來做測試,防不防水立刻見真章
,鯨魚池的水深最深有高達5米,不過我沒有把它帶到池底,因為我也潛下不去~哈,但我的確在泳池裡玩了將近30分鐘,還拍攝了影片,防水殼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我比較驚喜的是,在水中拍的影片真的非常清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就來看看我鯨魚池拍攝的影片吧。


來到了松山運動中心的鯨魚池,擁有IP68的防塵防水等級的LifeProof FRE,準備帶它下水拍攝,防不防水直接見真章!


雖然在水裡是無法操作手機,但用前鏡頭拍攝的影片,竟然還可以這麼清楚,真的是嚇到我了。


就算你們再怎麼好,我還是要把你們分開!
我的手機可能真的跟我一樣很喜歡大地,雖然平時已經很小心注意,但總是會有手滑的時候,常假借各種機會去輕吻、深吻、法式熱吻,和大地吻到難分難捨~冏,雖然主人都會立刻拆散他們,所以說有一個防摔好殼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當它每次又忍不住親吻大地時,我可以很有信心的撿起手機,幫它把灰塵拍一拍,不帶走一片雲彩。


墜落高度可到120公分,嘰哩咕嚕滾下來我也不怕!

HOME鍵與觸控螢幕是否靈敏順暢&聲量及收音會不會有影響
LIFEPROOF FRĒ這款手機殼對我來說,因為防水的關係,正面有一層薄薄的殻,會擔心觸控螢幕「不靈敏」。實際使用後,會覺得手機本體與殼有一點點的空隙,並不是完全貼合的狀態(手機本身沒有貼保護貼),日常生活使用上是很順暢的,但某些時候需要再大力一些些按壓,操作上會有一點扣扣扣的聲音。而HOME鍵的部份,上面則是有一層很像保鮮膜的材質覆蓋在上面,但不管是指紋辨識或是操作,其實跟拿掉殻沒什麼兩樣。實際測試聲音的部份,我拿了別隻IPhone來比較,大小聲並不會差太多,但聲音的確比較悶一點點,講電話的
時候也的確需要大聲一些。


正面有一層薄薄的殻,保護手機。


雖然
一層薄薄的殻但操作、音量及指紋辨識都OK!


我是一見雪就笑,我的夥伴是一見雪就愁
去年到哈爾濱滑雪時,本來要用手機錄下帥氣的滑雪身影,沒想到才剛把手機拿不出來不到3分鐘,就自動關機,平常跟我感情明明很好,但卻在重要時刻跟我鬧冷戰,不死心硬是重開了二三次,最後開機的時間越來越短,不到30秒就再也看不到螢幕了,就這樣錯過精彩時刻。這一次的FRĒ有防雪功能,迫不急待的讓我想到明年1月的滑雪,終於可以紀錄了。後續雪地測式報告,滑完雪後補充。


已經迫不及待帶著它去雪地錄下帥氣身影。

2018/01 日本藏王樹冰滑雪實錄

藏王滑雪的這三天,果然LIFEPROOF FRĒ保護殼沒有讓我失望,與朋友同樣都是iphone系列,他們撐不到一個早上就因為太冷而關機,我的手機每天穩穩的讓我用到滑雪結束,完全沒有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時刻。

結論:
不管我游泳、跑步、騎車、射箭、羽球,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我願意給他85分。真的要說說有什麼缺點的話,我想就是觸控沒有裸機這麼靈敏,但並不會影響日常操作,還有一點就是邊條容易髒,如果不小心摔地上,還是記得要擦一擦喲,以上就是我這一個月以來測試實際情況。


不管從事什麼樣的
運動,帶著LifeProof FRĒ,就不用擔心手機,隨時可以記錄精彩的一刻。


LIFEPROOF選擇攻略
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已經愛上LIFEPROOF,但卻有選擇性障礙,不知道該選哪一種系列,以下是小毛個人分析。(外殼重量是IPhone 7/8)

簡單個別介紹
-SLΛM-
功能:防摔 
重量35克
雙色的防摔邊條,背面是漂亮的透明背蓋且輕量,適合一般日常使用,但正面沒有保護,要小心不要和尖銳的東西放在一起,以免刮傷螢幕。

-NËXT-
功能:防摔、防塵、防雪
重量40克
有黑色、灰色、粉紅色、薄荷綠四種顏色可以選擇,特別喜歡薄荷綠,與SLAM一樣是透明背蓋,但多了防塵、防雪的功能,有點像是SLAM的”升級版”,但不防水,正面一樣沒有保護,要小心不要和尖銳的東西放在一起,以免刮傷螢幕。另外使用了一陣子後,邊條容易髒髒的,也可能我太常放在地上,但背蓋卻幾乎沒有刮痕,這點蠻驚豔的。

-FRĒ-
功能:防摔、防塵、防雪、防水
重量35克
與SLAM和NEXT比起來,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防水」功能,而外型上FRE也前兩項不同風格,不是採用透明背蓋,正面也有一層薄薄的殼,一樣採用雙色設計,重量輕,完整的保護手機,但缺點可能是也因為有一層薄薄的殼,觸控起來會有扣扣扣的聲音,本文有詳細介紹。

-NÜDD-
功能:防摔、防塵、防雪、防水
重量41克
NEDD系列結合了FRE與NEXT的優點,但也是LIFEPROOF系列中價格最貴的,一樣有防摔、防塵、防雪、防水四大防護,不過把前面還是變成簍空的,背面是透明背蓋,正面你可以選擇加購他們的保護貼(Alpha Glass),也可以不加。

綜合評比:
價格: NÜDD> FRĒ> NËXT> SLΛM
功能: NÜDD= FRĒ> NËXT> SLΛM
重量: SLΛM= FRĒ> NËXT> NÜDD
厚重感: FRĒ> NÜDD> NËXT> SLΛM


LIFEPROOF品牌介紹
LIFEPROOF,字面上解釋為:生命的證據,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為,活著的證明。比起18歲,其實我更喜歡現在,我想是多了一些能夠嘗試不同東西的勇氣,還有對於時間的掌控,這三年來挑戰了許多以前想像不到的事情,像是鐵人三項、滑龍舟、救生員訓練班,日本自助滑雪,參加國外的路跑,無法想像從小就討厭運動的我,可以堅持下去,這一項一項的挑戰,像是為自己還活著的證明,想想這三年來的運動生活,真的是精彩了我的人生。

對於LIFEPROOF全新品牌戰略,鼓勵用戶“豁出去 就現在”,真的是非常打入我心,越長大發現時間越發不夠用,現在做什麼事都有一種“豁出去“的感覺,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的信念,接下來我將帶著LIFEPROOF持續著挑戰我的上山下海的人生。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按個讚」喲!

分享Lifeproof官網:https://www.lifeproof.asia/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2017 Challenge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志工經驗

$
0
0

       上高中後,因為同學有個熟識的體育老師,凡是台東的運動賽事都會藉由老師來徵求意願想當志工的同學,因此我有許多當志工的機會,每次當志工都覺得選手們很了不起,激起我運動細胞的活力,一直想找機會參加一次路跑。總共參加過兩次路跑,第一次是在高一時,同學一起邀約參加了家扶中心舉辦的公益路跑,有兩組不同的賽程,一組是9K,而另一組是5K,因為第一次參加路跑,所以選擇了較少公里數的休閒組,我們為了能順利完成人生第一次路跑,每天放學都會相約到操場練習,覺得跑步真的很棒,身心輕鬆許多,能順利的跑完全程,覺得超好玩超有成就感。

 

      第二次我參加台東知本馬拉松,因為其中有一段路程是蜿蜒的上坡路段,決定參加與上次不同的賽程,感受不同的挑戰。雖然一樣是5K,不過跑起來的感覺更加舒爽,步伐順暢,享受好山好空氣的大自然,比上一次更進步更享受其中,我真的很喜歡那種感覺。

 

       我熱愛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運動的感覺,一路上很多人為你加油打氣,還有完賽後,自我挑戰成功的成就感。因此我很喜歡當運動賽事的志工,我們在高中三年中有許多做志工的機會,我曾經當過自行車賽登山賽、沙灘路跑、普悠瑪鐵人三項……等,總共有六場比賽。每次做志工我都樂在其中,選手們都會感謝我們,給我們一個大大的微笑,成為我持續當志工的動力。

       其中最大型,我最喜歡的是2017 Challenge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競賽,是一場非常大型的國際賽事。很幸運在我最喜歡的路跑補給站上幫忙,一早就集合準備,果然世界冠軍,不是偶然,更不是意外。出生於德國科隆,成長於南非開普敦,小時候是個衝浪好手,15歲開始學習游泳,後來才轉戰三項運動的Jan Frodeno真的很厲害,從遠遠的地方就看到他往我這裡跑來,一副超輕鬆的樣子,我超興奮的,當他經過我面前時,還高興的跟我擊掌,完賽後他還留在現場替其他選手加油,讓我超佩服他的。

三鐵世界冠軍Jan Frodeno衝向終點  照片出自:運動筆記

       在補給站能跟選手有最近距離的接觸,只要有選手經過我們都會幫他們加油打氣,大部分選手都會跟你說謝謝,有幾個很調皮的選手累到說他已經沒油可以加了,真的很好笑,整個補給站充滿歡樂。有幾個選手讓我印象深刻,有一個爸爸帶著國小的兒子一起完賽,還有穿著婚紗跟西裝的一對準夫妻手牽著手一起跑向終點,還有一位身體有障礙的叔叔衝向終點,所有人替他拍手叫好,看了的很佩服又感動,還有穿著太空衣的選手,跟我們擊掌,或許是他有個登上太空的夢想。我們從早上七點就開始準備了,一直到所有選手完賽,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了,雖然很累,但看著選手們努力地跑著,就又讓我重新有了力量,每個選手都相當了不起,看著他們完賽覺得相當感動,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我的嘴角也不知不覺地上揚,真的很高興。

       這種國際性的賽事,會有許多外國人遠道而來參加比賽,而志工也都從台灣各個縣市來幫忙,我們也認識了兩個從台南來的姐姐,很開心大家能一起留下美好回憶,希望有機會我還能到別的縣市幫忙,當志工真的很棒,看著大家朝自己夢想前進努力向前衝,我也有了更多的勇氣。

 

影音專訪》不服輸!所以要更努力 魏振展的鐵人之道

$
0
0

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隊教練魏振展從選手時代到轉任教練,已在鐵人界奮鬥了10年以上的時間,除了代表台灣出征國際賽場外也培育出許多好手,就連擔任教練時都還能以王者之姿拿下2016年普悠瑪113公里半程超鐵冠軍,可說是選手轉任教練的最佳典範。

 

魏教練是後進的鐵人選手爭相學習的好榜樣,今天我們就透過這段專訪影片,帶大家來一窺鐵人教練魏振展不為人知的一面和他的鐵人之道。

 

 

耐力運動員的肌力訓練

$
0
0

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強化核心力量與軀幹穩定性,同時讓左右兩側肌力更平衡,預防耐力運動最常見的過度使用傷害。

肌力訓練有很多不同的種類與形式,像奧林匹克舉重、各種健身健美器材、懸吊系統(如TRX)等。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方式,我認為只要是能夠將肌力訓練的效果轉移到專項表現上,它就是好的訓練。


該不該做大重量?
大重量、低反覆次數的最大肌力訓練(Maximum Strength),像85~95% 1RM重覆3~6下的訓練,可以讓身體徵召更多肌纖維,加強肌鍵與韌帶的強度,同時又能鍛練核心肌群;對耐力運動員來說,它也能補強平常大量有氧訓練的不足——鍛鍊無氧能力,對於運動經濟性以及衝刺能力皆有顯著的助益。


然而,過多的無氧訓練會對有氧能力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並不建議長期進行大量的大重量肌力訓練。比較適合的時機是在非賽季或基礎期進行,此時耐力運動訓練量較低,離目標比賽也比較遠,這時候最適合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補強;其中無氧能力可說是大部分耐力運動員的弱點,因此建議每周可以進行2~3次的最大肌力訓練,每次在40~60分鐘即可。


專項性原則
訓練講求專項性(Specificity),即訓練的內容應該要對專項的表現有幫助,肌力訓練也一樣。在健身房進行大重量訓練有其好處,但對耐力運動來說並不是最具專項性的。


試想,當我們拿起槓鈴或啞鈴進行傳統深蹲或硬舉時,身體是以雙腿站立的姿勢,把重量往上舉,而且通常最多也只會重覆十到二十次。然而不管是游泳、騎車或跑步,我們都是以單手或單腿支撐著自己,並且以每分鐘80次以上(游泳可能是50次以上)的速率,維持一小時或以上。


要讓肌力訓練的效益轉移到耐力運動上,操作方式必定與健美選手或爆發力選手不太一樣。要符合專項性原則,需要達到以下幾個條件:

  1. 低負荷、高反覆次數
  2. 執行動作的速度不能太慢
  3. 動作以單側為主(單手或單腳)
  4. 能同一時間鍛練到大部分肌群
  5. 執行時的姿勢最好是跟專項姿勢相似


肌耐力訓練與專項力量訓練
前面提到大重量肌力訓練的好處與執行時機,它適合在非賽季或基礎期進行,如果從週期化的角度,這是耐力運動員肌力訓練的第一個階段。接下來第二個階段將會進入到肌耐力訓練的部分,重量會降低,同時重覆次數增加,一般是以60~75% 1RM的重量,重覆15~30下,進行3~4組,目的是強化肌肉重覆收縮的能力,刺激到的能量系統將更趨近於專項。


此時的動作也應該要以單側動作為主,例如單腳硬舉、弓步蹲、後腳抬高蹲、單手划船與臥推等,同時執行動作的速度也要加快,讓肌肉的收縮速度與專項更加接近。


然而,最具專項性的訓練絕對不會是在健身房裡出現,進行專項訓練才會帶來真正的專項訓練效益。也就是說,出去騎車才會對騎乘能力帶來最顯著的提升,去跑步才能最直接地強化跑步能力。


因此,我認為愈接近目標賽事或賽季,肌力訓練也應該直接轉移到專項上進行。以下是針對鐵人三項鍛練肌肉力量的方式(同樣適合這三個單項的運動員),我稱之為「專項力量訓練」:
 

註1: 自行車與跑步的爬坡訓練可以選擇在坡度約4~8%的道路上進行。
註2: 游泳的雙手/單手搖櫓訓練動作,可以參考
這部影片

 

表格只提供上下限範圍,實際的訓練時間與重覆趟數,完全要視乎運動員的能力與整體的訓練安排而定,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單趟持續時間愈長,或強度愈高,或趟數愈多,訓練壓力就愈大。所以,一般可以先從最低的時間與強度範圍開始,並根據自己的恢復能力安排適合自己的趟數。
 
一般來說,每一趟都應該能夠以同樣的品質去完成,如果速度或功率開始掉,或是已經無法維持正確的身體動作,即代表趟數太多或強度太高了,之後應該要減少趟數或降低強度。
 
Put It All Together!
有些人會認為耐力運動員只需要肌耐力訓練,有些則認為最大肌力對耐力運動也有不少好處,應該也要安排到計畫中,也有人會覺得重踩或爬坡就是最好的肌力訓練。
 
我個人認為上述的三種肌力訓練只要安排得當,其實都有會為耐力運動表現加分,甚至會獲得1+1+1>3的效果。所以,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按照目標賽事或賽季的時間安排,將不同類型的肌力訓練加進訓練計畫當中。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個原則:肌力訓練對耐力運動員永遠都只是一種補強的手段,專項訓練才是主軸;我們比賽不是比誰舉得最重,而是比誰以最短的時間進入終點。
 

「鐵人游泳訓練」-五個鐵人游泳訓練常忽略的重點

$
0
0

許多鐵人朋友的游泳訓練內容,會進行很多的長距離游泳,也就是下水後進行2000、3000的連續游,這樣的練習雖然會讓你的有氧能力提升,卻不容易提升你的速度!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五個鐵人玩家在游泳訓練時常常忽略的重點,希望大家可以將這些重點融入日常訓練,提升游泳成績與效率!

一、加入衝刺訓練

訓練時加入一些衝刺的訓練,利用不同的速度變化,來破壞原本緩慢穩定的節奏,讓身體受到刺激,提升速度!

二、踢水訓練

雖然平時鐵人三項游泳可以穿著防寒衣來增加下肢浮力,但若有好的踢水基礎,不僅能提升肺活量訓練,也能在游泳池擁有較佳的身體平台,減少阻力的增加。

 

三、使用輔助器材

平時訓練可以利用划手板與蛙鞋來增加划水阻力,也可以使用呼吸管讓你更專注在動作上。

 

四、與你的夥伴一起訓練

游泳訓練常常是很無聊的,有夥伴的加入,除了能增加你的訓練動機、強化訓練目標,也可以在過程中練習到「跟隨」、「集團衝刺」,讓你更能適應比賽時集團中游泳的各種狀況!

跟隨(跟泳)
集體出發

 

五、陸上訓練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個游泳訓練重點之外,不能下水時,也能藉由身體柔軟度、肌力提升、身體協調...等等的陸上訓練,幫助你加強水中游泳的能力。

 

---------------------------------------------------------------------------------------------------------------

觀看「五個鐵人游泳訓練常忽略的重點」完整影片:https://youtu.be/yWdayJIeN9g

 

延伸閱讀

觀看「游泳陸上訓練」動態核心訓練
觀看「游泳陸上訓練」上肢肌力
觀看「游泳陸上訓練」靜態核心及伸展

「鐵人賽事」台灣男子選手席捲2018 IRONMAN 70.3 TW職業組

$
0
0

說到台灣的職業鐵人選手,大家都會想到北海道超級鐵人三項三連霸、曾經2015在拿下KONA職業組資格的三鐵一姐李筱瑜 Shiao-Yu Li,不僅僅是台灣、亞洲,即便放眼世界,李筱瑜對於各大賽的后冠仍然是非常具有威脅性的選手!

但在男子選手部分,雖然有許多頂尖選手投入賽場中,可能因為生涯規劃或個人意願,並沒有太多選手挑戰職業賽場,在IRONMAN品牌引進台灣後,先後有楊茂雍魏振展謝昇諺在2010~2013年間挑戰IRONMAN 70.3 Taiwan賽事,當時的70.3賽場還是在國境之南的墾丁!

時光匆匆也過了五年的時間,魏振展目前在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隊擔任教練,也是北市大教師,而楊茂雍已成為人夫,鐵人一哥謝昇諺則希望在長距離的賽場挑戰更強的自己!

2018 台灣選手職業組狂潮
而在今年的IRONMAN 70.3 Taiwan,一下子有三位1990年過後出生的年輕男子選手投入職業組的競爭圈當中!包含鐵人暖男楊志祥(1992年出生)、新生代長距離好手謝育宏(1996年出生),以及剛在泰國TOYOTA BANGSAEN拿下職業組總冠軍的張團畯(1994年出生)!

左起張團畯、楊志祥、謝育宏

看來2018年的IRONMAN 70.3 Taiwan大家可以好好為職業賽場上奮鬥的台灣男子選手們加油打氣!順道一提,前一期參與職業組賽事的魏振展、謝昇諺等選手都是1985年左右出生的選手,和他們之間有著10年左右的年齡差距,也許這就是俗話說的十年磨一劍!期待這些勇敢的台灣男孩,也能闖出職業組的一片天!

今年加入職業賽場的三位選手,都是(或說曾經是)魏振展指導的選手!
你有找到他們在哪裡嗎?


楊志祥 113最佳成績:4小時32分
生日:1992年3月13日   現職:WayPoint鐵人工廠教練
生涯三度取得IRONMAN 70.3世界錦標賽門票 
2012年 世界大學鐵人三項錦標賽 國家代表隊
2013年 全國大專運動會 公開男子組銅牌

張團畯 113最佳成績:4小時12分
生日:1994年9月23日   現職:臺北市立大學 運動競技研究所 學生
104、106年全國運動會 鐵人三項二連霸
2015~17安平鐵人三項錦標賽 三連霸
2018
 Toyota Bangsaen Triathlon 職業組冠軍

謝育宏 113生涯最佳成績:4小時27分
生日:1996年9月23日   現職: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學生
2015 馬來西亞迪克遜國際鐵人三項賽 菁英組亞軍
2016 取得IRONMAN 70.3 世錦賽資格
2017 普悠瑪鐵人三項113 總排季軍


延伸分享:FOX侯以理主播告訴你有關於IRONMAN職業組資格取得
(因文章於2013年發布,可能會與當前規則有些許差異,申請請參考IM官方網站)

「鐵人訓練」市民鐵人也可以!超高CP值 - 初階轉換練習

$
0
0

我們都知道轉換區是鐵人三項中很關鍵的區域,很多人在這裡面會莫名其妙花掉很多時間,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菁英選手一樣,可以跳上車穿卡鞋,或是帥氣跳車轉換,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可以練習的!!!

精英選手的轉換可能不適合所有鐵人玩家!

在不用花大量體力的練習下,就節省1~2分鐘的時間!
本次就要介紹每個鐵人都可以達成的超高CP值鐵人訓練!


安全帽的穿戴
戴安全帽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鐵人賽當中,剛游泳上岸的疲勞、分秒必爭的緊張,可能讓你連帽扣怎麼扣都忘記,甚至安全帽戴反!

簡單的穿戴安全帽,加上比賽的節奏可就不簡單了!!!

所以這樣的小動作,記得平常就要練習,利用手指夾住帽帶,順著帽帶下滑將帽扣扣上,擺放時也要先確認好鬆緊,一戴上就可以馬上出發!



特別注意!!!記得下車時要把車放好才能把安全帽脫掉,不然可是會罰時的唷!

穿上跑鞋
很多人穿跑鞋會用「踩進鞋裡」的方式操作,但這樣可能會把鞋舌位置踩歪
也會讓鞋跟塌陷,跑鞋壽命會縮短!

錯誤動作不只速度慢,也讓器材壽命降低,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轉換區時,我們會把鞋舌盡量翻開,讓鞋口張開容易把腳套入,利用慣用手拇指當「鞋拔」,放在鞋跟處,非慣用手拉著鞋舌向上提,更流利的穿上跑鞋!

使用彈性鞋帶也是不錯的方式唷!

推車前進
轉換區一定要過了上車線才能開始騎,下車線前就要下車,所以一定有一段路要用推車進行,推車推得好,帥照不會少,推車練習可以讓你更流暢的進出轉換區!


推車時用慣用手扶坐墊,注意身體不要離車身太遠,也注意不要踢到踏板,轉彎時,利用傾斜車身的方式通過彎角,萬一彎道狹窄,或是路面不平,可以再以非慣用手把車頭拉起通過!


練習上的建議
以上的動作,平常也要練習,和夥伴一起練習換讓轉換訓練比較有趣,也更有比賽時的感覺!通常我們會把穿戴安全帽和穿跑鞋放在同一組個訓練中,一人擔任裁判,看誰可以最快完成,可以自訂各種規則,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推車的部分,可以先從直線推車開始熟悉車輛動線掌握,再做四角形的順逆時針繞圈,若以上都沒有問題,放角錐做S行繞行,可以讓推車的動態得心應手喲~~~


觀看YouTube Keng_Sports鐵人小教室選手親自示範給你看!

 

開放水域必備技能:抬頭定位

$
0
0

鐵人三項賽季正式展開,鐵人除了需要在泳池中加強游泳動作技術之外,開放水域的技巧與經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開放水域不像游泳池,它沒有清晰乾淨的水質,而且通常是伸手不見五指,身旁沒有整齊的水道線,水底也沒有標線,你沒辦法跟著線一直遊,如果沒有熟悉定位技巧,可能很快就會游錯方向,白白浪費寶貴時間。

所以,在開放水域中其中一個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抬頭定位(Sighting)的技術,它可以讓我們辨別自己的方位,確認前進的方向。

所謂抬頭定位,就是在自由式前進時將頭部抬上水面,讓眼睛看到前方畫面,以確認自己的方位與方向。通常會採用划水3~8次再抬頭定位1次,技術愈好的選手,或是當天風浪愈少,抬頭定位可以相應減少。

一、前臂要划水時,順勢把頭抬起,讓泳鏡露出水面即可,要確保自己能看到前方畫面 / 定位點。

 

二、看完後轉頭換氣,回到自由式動作,與此同時可以加快打腿的頻率,有助身體平衡。

 

以下是幾項關於開放水域跟抬頭定位的建議:

1. 賽前要先了解清楚游泳路線與浮標在哪裡、游泳路線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共有幾個浮標設置等等,這些資訊有助於賽中的定位,降低焦慮。

2. 到現場可以尋找賽道周邊顯眼的建築物、大樓或高山作為定位點,這會助於快速辦別方向,岸上的大型物件也會比水中的浮標更加容易被看見。

3. 在抬頭定位時不宜將頭抬得太高或同時換氣,這樣會導致雙腿下沉,造成較多阻力;建議只讓泳鏡露出水面就好。

4. 在每一次抬頭後,可以略為加快打腿的頻率,這樣有助於身體的平衡,避免因下肢下沉而減速。

5. 如果對自己的自由式技術信心不足,可以採用自由式+蛙式代替,以正常自由式遊一定距離後,再以蛙式的方式定位,然後再回到正常自由式繼續。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
0
0

鐵人三項的比賽就像是一場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期末考,「游泳、跑步和騎車」,就像是「國語、數學和美術」,有些科目你只要稍微讀一下就通透,有些科目再怎麼努力就是讀不好(笑)。而最讓我頭痛的科目,絕對是「跑步」,說真的我覺得我一點也不適合長距離的耐力賽,尤其是這種要比七八個小時的,光想到我就頭皮發麻,但我想再怎麼不在行的科目,只要加倍努力,應該能低空飛過。 

賽前如何備賽

說真的,我是一個壞典範XD,去年決定參加時,還有在維持三項運動,但中間有一度完全沒在動,完全就是「凹」的曲線圖,所以賽前一個多月時,我想過各種方法不想參加IM70.3,各種負面想法我都有,不斷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報名比賽,只剩下一個多月再開始練習會不會太慢,接近60公斤的小胖妹每一項都很吃力啊(抓頭)。

越是這樣想越不想開始,直到過年前幾天,終於下定決心努力備賽,也開始有一點備賽的樣子,不管上班多累,每天進行1~2項運動。一開始不要訂太難的目標,從簡單可以達成的開始。因時間已經不夠了,所以訓練的部份就是盡量維持基礎體能。


▲臨時抱佛腳的倒數一個月。

游泳:一週至少二次,每次就盡量游不停的1500~1900公尺,每50公尺or100公尺就會看一次配速,盡量全程都配速穩定,因去年瘋狂練游泳打下的基礎,所以游泳的部份比較不擔心。


▲感謝一起練習游泳的你們。

騎車:假日都會去騎山路,星期三也會到觀音山晨騎,距離比賽前一個月就練習平路,平日每次盡量騎40~60公里左右,一週大概二次,然後假日再練習長距離90公里以上。和大家一起騎車是我最開心的時光。


▲去了好多地方喔,驚魂巴拉卡、晨騎觀音山、到基隆兩次、平溪吃香腸豆花、中社PB路、平等里二子坪還有騎不停的河濱等等。

跑步:每日中午午休,利用時間到河濱跑5公里,賽前累積到21次,儲備基礎體能加上耐熱訓練,晚上如果沒有排游泳或是騎車,就再去跑一下,如果時間充裕就跑個10公里,假日預計要排個LSD,但不是下雨就是碰到有事,所以LSD的部份練的不夠,但一個月的總跑量快破百。但跟去年的515相比,跑步的部份的確讓我沒有這麼心慌,最後一次的十公里練習也達到我二三年來沒進入的60分內,算是三項裡面最努力練習的一項了。


▲每日中午的累積,讓我慢慢克服跑步心魔。

如何知道練習有成果?

因每次訓練都有帶著三鐵錶練習,所以練習完都會看一下狀況,到賽前一星期,發現三項運動心率的平均值都降低,真的非常開心。


▲同樣都是10公里練習,3/9號除了速度變快之外,連心率都降低了。

賽前準備事項

補給策略:

因平常有每日一拿鐵的習慣,賽前七天就戒咖啡因,咖啡、茶、巧克力含咖啡因製品都暫時停止,直到比賽當天才喝咖啡,賽中補給品,盡量選擇平常有在吃的,我的補給策略是每小時至少補6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只能更多不能更少,加上鹽錠,1.5小時吃一錠。

比賽準備物品:

我的初113噗攏共心得大公開🙈🙉🙊

游泳篇

🏊‍♀比賽當天,第一關差點下不了水………Oh My God~該不會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吧。


▲最後一個肉粽好遠啊。

內裡在外面,外面在裡面,差點防寒衣變成阻礙衣🤦‍♀。

當天早上,原以為準備”妥當”的我,陪朋友等廁所的空檔中,把防寒衣給套上,但不知道是為什麼,防寒衣變的好難拉,明明之前都很好穿啊,心想:難到是肝糖超補讓我短短三天變太胖!經過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腿穿上後,正在排廁所男友竟然拖鞋還穿在腳上,他又請我飛奔幫他放回去,回程時經過探照燈下,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低頭看了一下防寒衣,這才發現,天啊~不是我變胖,是我整件穿反了……。

好不容易防寒衣穿回正面,又換泳帽不見!

回到朋友身邊,慌張的把防寒衣穿回正面後,心想應該沒有問題了吧,偷偷鬆了一口氣,安逸的往下水的地方前進時,突然又閃過一個念頭,疑~我的「泳帽」呢?阿~是不是放在剛廁所前面的桌上,或是脫防寒衣時掉了,吼~我到底在幹麻🤦‍♀。當時離開賽時間已經所剩不多,我又赤腳飛奔回去,但卻找不到我的泳帽,難道我的第一次113,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還好工作人員發現我一臉慌張,直接引導我到帳棚下直接拿一頂新的泳帽,這才撿回了我失散的靈魂,這熱身會不會太足夠了~哈。

這樣的靈光一閃👼,到底是巧合還是天公伯有保祐,如果這是在下水前才發現,後果真的無法想像啊。

還好下水後一切都很順利,唯一的困擾就是我腳上的晶片,被游在後頭的選手抓鬆了一點,一直在腳踝上下滑動,讓我游的有點小擔心,每打水一次就確認一次晶片還在我腳上,開賽沒多久就遇到看到念荷在我左前,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很安心,我們一個左前一個右後,一起前進就像我們在鯨魚池練習一樣,好希望能這樣一起游完,但比賽就是一個大亂鬥,在經過幾次被超車,還有超車的過程中,我們在折返點前被沖散,雖然在游泳整個過程中都有一點狀況,但上完救生班後遇到真的懂的如何應對,事前擔心的定位,我覺得進步最多,幾乎沒有什麼游歪。(賽前目標雖為45分左右,但順順的游完卻是最讓人安心的。)

游泳1900公尺(實際游了二千多)
完成時間為 00:47:29


▲我竟然找到我游泳的照片,哈!這一次游泳最滿意的,就是我的定位了,游的很直啊。

~T1~

上岸後還要跑700公尺才能回到轉換區,覺得好遠啊,然後又要吃東西又要擦乾身體,還要穿上騎車裝備,經過一陣混亂後,還好有鄰居念荷在旁邊消除比賽緊張感,提醒我擦防曬,安全帽有沒有歪,接著我們一前後的衝了出去。(建議大家在轉換區把東西放為騎車一包,跑步一包,事前可以用模擬想像,比賽當天比較不容易慌張。)

完成時間為 00:12:12

 

90公里騎車篇

 🚴‍♀賽前不斷祈禱,只要不破胎安全完賽就好

三項之中,騎車算是我最有把握的項目,但實際上突發狀況還有危險度也是最多的(破胎or摔車),一開始出去很順利,一直保持在時速30以上,有點累又不會太累是可以持續的狀態,一路上我、念荷、志源、12都在附近,一直在玩我超過你,你超過我的遊戲,一邊騎車一邊擔心著毅亭、絹絹、雅淳、幸葳、小馬是否順利,沒多久就看不到12的車尾燈,小志就從我旁邊像風一樣的過去,陸陸續續的看到我所擔心的每一位正在努力奔馳在賽道上,覺得放心。

路線比想像中的還要難,最後一段騎的好痛苦!

這一次的路線有無止盡的上坡,甚至感覺爬了一座小山,尤其折返後體力不斷下降,前面58公里均速都有維持在30~31/km,但最後的20公里左右,我的腰開始前所未有的痠痛,還有右腳腳底從麻到痛,所以最後二站補給站,我都直接都下車吃補給(第二個水站水是冰的,覺得好感動啊),順便緩解一下不舒服的腳和腰,直到最後還有上上下下的坡最後覺得有點崩潰,最後均速掉到28/km,完成時間為03:00:10均速29.97/km,雖然賽道應該少了2公里左右,但很開心能在三小時左右完成,也比預期的快了半小時。謝謝在賽道上幫我加油的你們🙌,恬恬和恬恬男友,還有和我一樣的毛毛的大聲呼喊,真的讓我全身充滿能量啊。

騎車90公里(實際少了2公里)

完成時間為03:00:10均速29.97/km


▲感謝所有攝影師,才有這麼棒的照片。

~T2~

我遵守著賽前的補給策略,每小時至少補60克的碳水,所以剛剛騎車每半個小時就吃一次補給,回到轉換區後,吃了威德跟redbull,把要帶的東西通通塞到三鐵衣的袋子裡,然後開始跑步。

完成時間為00:09:12

21公里跑步篇

 📣衛生紙你到底去那裡了📣?(最下面會公布)

其實開始從T2轉換到跑步時,我的肚子就非常不舒服,跑不到1公里左右,就痛到跑不太動,還是去上個廁所好了,這時摸摸口袋後面,發現我剛放的衛生紙不知去向,於是我沿路開始借衛生紙(覺得丟臉),後來遇到peter教練的老婆和女兒,厚著臉皮的過去詢問,謝謝你們的神救援。來到了女生廁所,發現裡面六間廁所五間被鎖起來,剩下的那一間裡面有人,於是開始等待,這一等竟然就是五分鐘,等到廁所後,才發現原來不是想拉肚子,其實是胃在痛,於是內心開啟了天人交戰。


▲28度以上的氣溫,水淋到頭上不到幾分鐘就全乾,跑起來真的很痛苦啊。

我到底是不想跑還是不能跑🙆‍♀🙅‍♀?

氣溫28度,天氣很悶熱,又是正中午,賽前預想速度只有7~8分速,但我覺得就算不快,我也要跑起來,而正當我努力想跑起來時,不到五步我的胃就開始抽痛,然後一直很想吐,這樣的情況大約持續了整整8公里,心想會不會我就要這樣走完21公里,每日的跑步練習就這樣化為烏有,當時我一直詢問自己,我到底是不想跑還是不能跑,加上剛剛等廁所又花了5分鐘,真的覺得很不甘心。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我知道跑步本來就是我的弱項,又遇到身體不適,真的是雪上加霜,幾乎是每一秒都有人超過我,但其實因為這八公里,我冷靜了下來並且更認識自己,一直以來賽前努力練習的最終目標,從來就不是成績,而是「不受傷平安完賽」,於是我不勉強,但我也不放棄,我會試著跑起來,但無法承受時就走路,一直到經過補給站後,終於我跑了起來。是的,8公里之後,除了進補給站,我沒有停下來了,一路上氣溫很高,我很喘,但我心裡很踏實,我知道我的每一步都是突破,終於在7:02:02時進入終點,完成我的IRONMAN 70.3。

跑步:21公里

完成時間為02 :52:57


▲收集三個不同顏色的手環後,終於可以向右進入終點

「比賽過程,我會拼盡全力,不過並不是有成績壓力,而是為了給自己努力練習的一個成果禮物。」

是的,我終於做到,成功的挑戰自己。

2018年3月18日1055選手完成了IRONMAN 70.3 TAIWAN

總時間為7:02:02

恭喜大家一起完成了這麼硬的鐵人三項。


▲一個人就有一個故事,這是由千千萬萬個故事集結而成的笑容,我很喜歡

❤感謝有你&妳❤

很開心是3384救生班的一員,把這麼硬的鐵人賽事當成同學會這件事,也太瘋狂,恭喜大家都順利的完成比賽。


▲別看大家一派輕鬆,比賽時總是拼盡全力,3384是最棒的!

感謝❤12不厭其煩的督促我不要放棄跑步,柔性勸導的方式,讓我慢慢覺得沒有這麼討厭,還有傳承的錶陪伴我完成比賽,也恭喜你破PB,成為本班最快的同學,你的努力真的感染到我,CT226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一定要順利又帥氣的完成比賽的。

感謝❤志源幫忙大家處理民宿大小事,自己開車還幫忙訂火車票,還幫大家整理了重點資訊,還有我超愛賴床的星期三的觀音山晨騎,你是3384大家最愛的學員長,即將到來的宮古島,也預祝你順利平安無痛完賽,等你回來一起晨騎觀音山慶功。

感謝❤念荷和小志,從過年騎到不要不要的環大台北一圈開始,到每次鯨魚池約游+跑,假日一起練習長距離,謝謝你們的照顧,給了我們這麼多信心,恭喜我們都再一次的突破自己,你們是我最佩服又快又帥又美的鐵人情侶黨,然後比賽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的轉換區就在旁邊,真的給了我好多的安心感,謝謝你們在終點等我,還有我一輩子也無法忘記的擁抱。

感謝❤絹絹,可愛的導遊小姐,傾聽每一位並照顧著大家,恭喜你再一次的突破自己,以後我們可以開心騎車了~哈哈哈。

恭喜❤葳葳、雅淳,雖然平時練習總是湊不上時間,但你們一直是我比賽非常牽掛的兩位妹妹,恭喜在這麼炎熱的天氣,我們一起完成。

感謝❤雪倫,從去年的515到今年的113,我的假日騎車最佳夥伴,還有兩位姐姐加持過的防寒衣,補給羊羹,一起征戰大小山,關心著練習進度,當天雖然不在台東卻在線上關心著我和小馬,看到訊息的那一刻真的好感動,謝謝你

感謝❤師父漢克,雖然無法一起參加賽事覺得遺憾,但謝謝你總是解答我各種疑惑,還,還有救急的鹽糖、包包,明年就看你回到賽道上了。

感謝❤小馬,雖然你跑步游泳都一直被我抓包~哈。但你平常的努力我有看到,恭喜你第一次113就破7,每當看你上傳訓練,我也會告訴自己不要偷懶,也謝謝每一次在賽道上的加油打氣,恭喜我們都完成了本來以為的不可能。

感謝❤蛋蛋,給我們所有人挑戰自己的機會。還有恭喜🎊🎊🎊敏翔,阿迺、漢偉總教練、PETER教練、依依、凱文、敬婷、小盤、品萱完成比賽,還有一路上的照顧。 還有在賽道前電腦前幫我們加油的你們🙌。

最後每次都說看完文章怎麼沒有他的這一位

感謝❤毅亭,每天下班雖然累個半死卻一起出門訓練,你是亦師亦友的最佳夥伴,不過騎車和游泳都會讓我替他捏了一把冷汗。訓練騎車的過程一直叫我破風,還會一直說我胖,整路一直murmur,不過即使累個半死,還是努力的騎完本日課表,游泳從一個掉入水中的鐵塊,到現在1900公尺只花50分鐘,賽前腳還受傷,還是努力的跑完,恭喜你完成113,真的很佩服,從騎車到游泳,你真的是最佳進步獎。


▲一起穿著完賽T的感覺,真棒

最後毛毛噗嚨共大檢討🙈🙉🙊:

為什麼會胃痛?

我想了一想,可能是剛剛騎車項目,吃了太多能量膠而導致於身體無法吸收,因平常練習時很少吃能量膠,所以一下子吃太多,才會不舒服,原來平常練習也要把「吃補給」這件事給算進去。

衛生紙你到底去那裡了?

其實,我的衛生紙就丟在我轉換區的地上,是我自己沒有塞好。


▲原來這包衛生紙,偷偷的在地上哭泣,它從T2掉到結束

原來從頭到尾我的襪子都穿反....

比賽結束後過了二三個小時,我才發現,原來我連襪子都穿反XD, 大家不要跟我一樣喲,哈哈哈。 


▲完全沒有發現

最後我想以這張最有溫度的照片來做收尾,謝謝每一位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你們。


▲這個溫暖的擁包,我不會忘記的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世界冠軍再度參戰 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賽即將引爆

$
0
0

近幾年鐵人三項運動在台灣相當盛行,各大賽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其中一年一度的Challenge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更是受人矚目,今天賽事單位也舉行記者會,象徵本次賽事即將正式引爆。

 


(Challenge Taiwan記者會)

 

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事今年即將邁入第六屆,4月28至29日將在台東活水湖熱力登場,本次賽事的競賽規格分為226公里、113公里、51.5公里、小鐵人及小小鐵人組,226公里是超級鐵人距離,必須要游泳3.8公里、騎自行車180公里、路跑42公里,對於個人體能極限是一大挑戰。113公里則要游泳1.9公里、騎自行車90公里、路跑21公里,距離是226公里的一半,強度會略微提升,也考驗著選手的體能分配策略。51.5公里是標準鐵人距離,游泳1.5公里、騎自行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這樣的距離選手速度可能會更快,也讓比賽更加刺激。

 

小鐵人限定七歲以上報名,小朋友必須要游泳350公尺、騎自行車4公里、路跑2公里。小小鐵人則限定六歲以下報名,里程數為游泳100公尺、騎自行車1公里、路跑800公尺。讓小朋友們都可以培養出自己對運動的熱愛。

 

能有這樣的比賽,鐵人工廠的「工頭」,也是台灣鐵人界響噹噹的人物--Jovi羅威士也表示:「這次比賽延續到第六屆,我們這次的精神為共好Gung-Ho』,代表讓鐵人賽事運動一同發展、更美好的概念,同時秉持著一貫的family理念,期望在運動賽事中培養最正面的能量,共同創造『共好』的未來、更美滿的家庭。真的是非常感謝各界的大力相助,沒有大家的幫忙,比賽就沒有辦法辦成,也希望選手都能全力以赴,平安的享受比賽。」

 


(Jovi羅威士)

 

不只四月份的Challenge Taiwan,包括11月份最高等級的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都是在台東登場,也可見台東的賽道品質和觀光資源廣受肯定,台東縣政府交通與觀光發展處江慧卿處長就表示:「台東不論是在環境、觀光就具有相當的實力,我自己這次也是選手,希望能跟眾家好手一起共襄盛舉,讓所有人看見台東。」

 


(台東縣政府交通與觀光發展處江慧卿處長)

 

這次比賽的最大推手就是冠名贊助的台灣賓士,台灣區代表Marcus認為,賓士的精神為「Best of Nothing」,與比賽精神不謀而合,也讓他們決定要傾全力推動這樣的比賽。Marcus也說:「之後會有超級論壇的登場,包括這次邀請到的世界冠軍選手,都會在上面跟大家互動,詳細時間及細節會再跟大家公布。」

 


(Marcus與Jovi合影留念)

 

去年的比賽特別邀請到Laureus世界運動大獎的世界冠軍Jan Frodeno來台,在亞洲掀起一股旋風,能邀請到這樣的菁英好手也讓主辦單位獲得相當高的評價,這次他也不缺席,將來台挑戰連霸。

 

Jan Frodeno來自德國科隆,但他的運動生涯卻是從南非開始,跟許多三鐵選手一樣,他原本也是專攻游泳的選手,直到2000年雪梨奧運後才正式轉戰鐵人三項,更在2008年北京奧運,以1小時48分53秒勇奪奧運冠軍。縱橫標鐵戰場後,Frodeno逐漸開始嘗試長距離鐵人三項,而他不愧是天生的三鐵好手,光2015年他就包辦了Ironman 70.3、Ironman 226公里世界錦標賽的雙料冠軍,成為史上第一位拿下過奧運金牌、Ironman 70.3、Ironman 226公里世界錦標賽冠軍的超級好手。

 

他在去年橫掃整個Challenge Taiwan,也吸引到相當多選手到台東朝聖,去年Frodeno參加113公里賽事,讓所有鐵人好手見識到菁英選手的實力,Frodeno以游泳22分51秒、自行車2小時3分48秒、路跑1小時14分01秒、總成績3小時48分20秒的成績打破Challenge Taiwan的紀錄,更輕鬆拿下冠軍,對他來說這不像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競爭。

 


(世界冠軍選手Jan Frodeno將再次來台,圖片由主辦單位授權使用)

 

如此具有實力的選手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他再次登台,賽事主辦單位也不負眾望,再度成功邀請到Frodeno來台參賽,這次他也會繼續參加113公里的賽事,能否打破他去年的紀錄也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Frodeno也表示:「非常開心能再度來到這裡比賽,台東的賽道非常棒,是個可以挑戰世界紀錄的賽道,今年一定要來打破自己所保持的紀錄!」

 

在226公里的職業組賽事部分,去年冠軍Croneborg Fredrik再次參賽,來勢洶洶要挑戰三連霸。37歲的他來自瑞典,身高160公分的他也被稱為「小精靈」,去年他以8小時3分21的成績拿下二連霸。首度奪冠時他就表示:「台東真的讓我很感動,有這麼優美的賽道對選手來說是一大享受,一定要再來挑戰!」如願完成二連霸後,今年更想完成三連霸的霸業。

 


(小精靈Croneborg Fredrik,圖片由主辦單位授權使用

 

不過,過去也曾兩度在226公里奪冠的Dylan McNeice可不會那麼輕易讓Fredrik如願,來自紐西蘭的McNeice現年32歲,曾在2014、2015年的Challenge Taiwan風光奪冠,這次他的目標就是要來阻止小精靈的三連霸之路。另外,38歲的澳洲好手Luke Bella也將會一起參賽競技,肯定會讓整體戰況更加精彩。

 


(Dylan McNeice,圖片由主辦單位授權使用)

 

去年Challenge Taiwan就已經締造40個國家、3700名選手參賽的光榮紀錄。今年更再度打破參賽人數新高,吸引超過5,000名選手同場競技,其中包括超過700名的226公里選手、1500名113公里選手及近2000名的51.5公里選手,如此龐大的鐵人陣容,也創下亞洲鐵人三項賽事總參與人數的新高紀錄。其中包括TVBS主播夏嘉璐、從單車轉戰三鐵的運動甜心魏華萱也都會繼續參賽,他們也表示:「希望能藉由自己的力量,讓更多女性朋友一起參加113、226公里賽事,我們要讓大家知道,女性也能挑戰自我,也能把工作與運動兼顧的很好!」

 


(魏華萱)

 

(TVBS知名主播夏嘉璐)

 

Challenge Taiwan從2013年開始由歐洲著名國際鐵人三項賽事組織「Challenge Family」選在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且觀光資源豐沛的台東舉辦,一直以來成功吸引到眾多的鐵人好手參賽,也期待今年眾家好手都能拿出最佳水準,再創個人最佳表現,希望大家不要吝於自己的掌聲,一起幫這些選手大力加油打氣!
 

【編輯 陳君岱 綜合報導】

 

「鐵人技巧」補給品怎麼黏貼上單車

$
0
0

在鐵人三項單車段當中是補給的重要時刻,但鐵人衣不像車衣有那麼多口袋,且鐵人三項賽事也不適合帶補給品下水,有些車輛有上管包可能不用煩惱!

上管包方便選手收納補給品

但若沒有上管包,補給品可能需要黏貼在車上!常見的兩種黏貼材料「電火布」和「透氣膠布」各有不同的特色,電火布穩固,且不容易斷,很適合將補給品開口處貼勞,方便在車上直接撕開;透氣膠布易撕的特性,可以很快的把物品取下!
 

兩種貼布,有不同的特性,可以依照補給品類型搭配使用!

本期Keng_Sports鐵人小教室就要帶大家來看看三種常見補給包裝類型
該要怎麼黏貼,還有黏貼要注意的小重點!


 

魏振展:「這是我第一次,因為身體的抗議而選擇放棄。」

$
0
0

作者台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隊教練 魏振展

 

2018普悠瑪鐵人三項競賽226公里,我的成績是DNF (Did Not Finish)。

 

從2004年開始參加鐵人三項比賽,至今14年的時間,印象中只有一場機械故障無法完成比賽,這次是第一次因為身體狀況選擇放棄,「這不太像教練的作風」一位平常不太講話的學生在訊息上的留言,曾經在比賽上歷經過生病、拉肚子、血泡、破胎,甚至吐著跑回終點,各種身體上的折磨都曾發生,包含各項外在因素的干擾,例如狂風暴雨的氣候、冰到頭皮發麻的水溫、熱到柏油都冒煙的焱日、超級困難的路線,無不完成挑戰,肉體和心理實實在在都像個鐵人,但這次選擇棄權,確實不太像我會做的決定。

 

 

去年十月我和學校同事志鴻老師,便下定決心在今年的普悠瑪挑戰我第二場、他人生第一場的超級鐵人,這個決定讓我興奮不已,2015年首次挑戰226公里距離,過程的痛苦、完成的喜悅,當時各種場景現在都還歷歷在目,身為鐵人,能夠完成這樣的比賽是我人生的願景,也很高興達成了,今年能夠在一次訂下目標頓時讓我充滿期待。

 

真男人張嘉哲說「跑步對我來說就像畫家的畫筆一樣,畫家用畫筆來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就是用跑步來表達我想要表達的事情。」而我認為鐵人的意境代表著「勇敢的跨出每一步」,3年前首次參加超級鐵人比賽,腳踏車終點前20公里,每踩一次雙腳都僵硬抽筋,當時硬是吞下好幾顆鹽錠才勉強騎回轉換區,緊接面臨42公里的馬拉松,更是最後的大魔王,當時每跑一步雙腳都是劇痛,身體的機能也幾乎停擺,無法吞下任何東西,但因為想要完成所以努力跨出每一步,就這樣不斷告訴自己在一步就好,這過程持續將近四小時,在總共10小時13分的完成時間,終於進入終點,現在回想當時能夠跨出每一步,那真是需要無比的勇氣,而現在終於能夠再一次嘗試這樣的挑戰了。

 

 

這段時間完整記錄每一場的訓練,因為有Garmin 935手錶收集資料和 Trainingpeaks分析數據 (圖ㄧ),讓我可以透過自己監控方式去瞭解自身的狀況,這七個月總訓練時間197小時,三項加總距離2802.5公里,各項的訓練時間比例游泳15.5%,自行車52.3%,跑步28.9%,半年每週各項平均距離游泳4870公尺、自行車77.7公里、跑步21.1公里,同時我也安排三場路跑賽及一場奧運標準距離的鐵人賽(表一)。

 

這些成績顯示我的體能維持在一個與去年相差不大的狀況,並沒有因為這段時間的訓練有較突破的表現,而訓練時數對我而言,能夠像今年如此維持較常態的訓練時間,我想已經是這過程中收穫很大的一部分了,目前身心狀態屬於退而不休,在學校又能與同事組成UT快樂跑團,並把握每次訓練時間以及在運動後同事間的感情交流,那種滿足的心靈,對我來說這是更加珍貴的。

 


(圖一)

 


(表一)

 

模式能夠複製但表現卻無法,今年因為準備226公里,所以依照每年準備比賽的方式依樣畫葫蘆進行,先從身體力行開始,走路計畫凡事靠雙腳,上下樓梯或各地方辦公都盡量用步行代替;再來調整飲食,減少糖份增加腸道益菌,平常生活任何有單糖的食物和飲料幾乎是全戒,每天都會增加益生菌的攝取,這樣飲食控制減掉3.1公斤、體脂肪少3.9%,當然這些也包括平日的體能訓練,才有以上成效;最後是蛋白質的補充,年初買了三大箱的雞精養身體,平時工作和學業上勞累,加上系統的訓練,常常躺在床上就近乎秒睡,因此適時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來補充體能上的流失,過去兩年也是如此,今年同樣模式,但結果卻是兩極。

 

 

比賽前和學生、家長一起搭火車前往台東,他們特地提早一天為我加油,其實我滿感動,在校的學生賽前也一直期待我的表現,志祥、承泰、群馨以及畢業校友,也不斷為我鼓勵加油,過去這一直是我為他們做的事情,現在反倒他們來為我加油,我還有點不太適應,但這股力量對我確實是讓我站上起點的最大動力。

 

鐵人比賽有贏家有輸家,場上的拼輸贏、場下的好交情,ㄧ直是我們台灣選手很好的文化,臺灣一哥張團畯一直在提攜後輩,希望大家可以盡快跟上他的腳步,臺灣大姐們每個感情都超好,從過去微禎、怡卉到現在黃瑜,大家無所不談,這樣的環境在新生代鐵人們真的做得很棒,而我這次在比賽也發生一個插曲,當我精疲力盡外加全身抽筋呆坐在轉換區(T2)的時候,剛好遇到鐵人大哥謝昇諺,他看見我有點驚訝,可能是我那喪志又厭世的表情,但他一直鼓勵我,要我堅持下去,並說他剛剛也遇到爆胎,但一心一意努力完成比賽,希望我也要辦到,聽到他的加油打氣,我勉強穿上鞋子走出轉換區,開始走路,要不然,我真的是在那時候就直接放棄了。

 

 

硬要做個結論來探討我這次DNF的原因,到目前我還無法歸論,游泳3.8公里,1小時03分,這個成績已經超過我賽前的預期,當時我也感覺全身無力,沒辦法使勁,只能飄在水上往前邁進,到了轉換區T1時不時大腿有種快抽筋的感覺,讓我心裡很不扎實,但畢竟游泳只是熱身,自行車才是正要開始,因此沒有想太多,做好準備踏上愛駒P3轉動那虛弱的雙腿。

 

前面90公里補給和配速都還在努力維持,但一圈結束已經出現疲態,甚至發生抽筋的現象,也是靠著鹽糖來緩和,第二圈開始,下背已經開始在抗議,從酸轉到麻,讓我必須離開休息把緩和這種不適,而補給策略已經跟預計的有很大落差,所有準備的東西都無法嚥下,只剩下水和運動飲料勉強吞下,正當完成3/4圈時,前輪突然壓到異物發生洩氣,真是雪上加霜,而這距離又是離轉換區最遠的路段,比賽都到這裡了,一定要堅持下去,所以騎著沒氣前輪,一直慢慢的到第一補給點,才有神救援協助。

 

車子的問題解決了,身體卻不聽使喚,這時候已經是所有肌肉都是在抗議,身體機能也ㄧ直停擺,最重要的是腸胃,感覺裝了一顆氣球在裡面,漲到所有專注力都到這裡,就像被狠狠揍了一拳,然後痛感就一直存在,終於回到中華大橋,來到轉換區,準備下車的動作,腳一抬剛好兩隻同時抽筋,眼睛瞪著肌肉結成塊狀,但姿勢是一腳在踏板一腳在坐墊的凌空,有點動彈不得,距離下車線10公尺,我雙腳無法動彈,抽筋改為全身,這讓我想起2005年烏山頭水庫的統一盃鐵人三項,我就是這樣的狀況跑回終點,當時鐵人教父賴曉春教練還幫我紓緩,今天真的一模一樣,只差我還有一個42公里要完成。

 

離開T2轉換區,我開始用走的了,一心還是想堅持完成,但一方面身體卻非常痛苦,即使用走的也必須雙手插腰才能持續往前,否則就倒地蹲下了,就這樣兩小時過去,水站也無法喝水,我知道這樣下去只是狼狽到被抬走,因此就在右轉繼續與直行放棄的天人交戰,我跨出賽道,默默離開了這次的2018普悠瑪鐵人三項的會場,Tom's out。

 

 

鐵人是個人生的縮影,三個項目就像你會遇到的轉折,你可能很擅長這三項,也可能只擅長一項,甚至連一項都很難完成,當你願意開始了,一切以為是想像中的順利,但畢竟是鐵人比賽,不是短跑衝刺,路遙知馬力,是需要保持耐心的,如果你能堅持到底總有抵達終點的時候,如果你像我一樣選擇放棄了,那也不需要灰心,因為我們曾經努力過,而且這是一場遊戲,玩的開心最重要,但還好這是鐵人比賽,因為放棄了,可以重新選擇下一場站起來,並且記取教訓,得到更多可能成功的經驗,就像艾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所言「 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意思是我不是失敗,只是發現這10000個不可行的方法」,在我回到民宿告知大家我選擇放棄,而在每一則安慰我的訊息裡其中之一,「沒關係,起碼教練已經盡力了。」

 

謝謝大家,我想我會嘗試另一個方式在找到接近成功的下一步,今年沒有完成比賽,但我知道鐵人三項會再次讓我偉大。

 

原文章連結:2018普悠馬鐵人三項賽

 

延伸閱讀:

不服輸,所以要更努力!魏振展的鐵人之道

「鐵人技巧」紋身貼紙、號碼貼怎麼清潔最快速?

$
0
0
安全帽號碼貼和紋身貼紙就像是勇士的編號!

鐵人三項賽的號碼貼和紋身貼紙,就像選手榮耀的象徵,很多選手賽後都會留好幾天,甚至故意穿無袖就是要展現鐵人氣概,如果比賽當天太陽大,甚至還會留下天然的鐵人印記!

但這些印記終有要移除的一天,然而這些印記經過賽事一整天的挑戰過後,清除不易,不管是清除紋身貼紙洗澡洗到快脫皮,或是安全帽貼留下殘膠,都感覺不是很專業!其實清除這些英雄印記只需要兩個小幫手!


本期Keng_Sport鐵人小教室
就要教大家,怎麼樣快速、無痛的處理這些英雄印記!





 

用爬的也要通過終點! 鐵人魏振展再戰超鐵226公里!

$
0
0

(本文由北市大鐵人隊教練魏振展授權轉載)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in helping you to achieve it. (Paulo Coelho, 1997)

 

今天早餐的單子多點了一杯冰紅茶,輕啜一口感受久違沒嘗到的甜滋滋韻味,這一口等了半年之久,味道是甜的心也是甜的,這半年為了參加比賽把所有甜食都給戒了。「教練,週一的早上一樣要晨操,但明天的太陽會為你升起」,盯著北市大鐵人三項群族的留言,在我身體耗盡所有能量,心裡意志燃燒殆盡後,提醒禮拜一早上要去訓練,這是這班人給我人生第二次通過226公里終點線的祝賀語,沒有阿諛奉承的馬屁,沒有自吹自擂的美言,而是實實在在的鐵人精神,我想這一趟沒有白來了。

 

 

2012年「真男人」張嘉哲挑戰倫敦奧運馬拉松標準,歷經日本別府的失敗後,在兩個月後的神祕面紗--北韓一舉拿下奧運資格,當時第一時間知道這個訊息,心想我的能量包終於沒有白送了。

 

兩個禮拜前我在台東活水湖同樣是226公里的超級鐵人,因為身體的不適選擇放棄,最終黯然的離場,心中的失落就像有一次我在泡一杯奶茶,但忘記加紅茶包,只顧著先裝上熱開水,然後搖了幾匙的奶精,放了可以讓奶精在上面茲茲作響的冰塊,最後加上兩個方糖,興奮的以為萬事具備,也期待這杯自己精心調配的紅茶拿鐵一定可以滿足我身心的渴望,結果,大失所望。張嘉哲的兩個月是個煎熬,而我的兩週只是小菜一碟。

 

(魏振展與張嘉哲是從小熟識的好友)

 

「Challenge Taiwan 226公里應該是普悠馬的倒帶重播!」,當別人問起時,我只以這回答簡單應付, 其實我沒想過「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站起來」這件事,會再一次選擇挑戰原因很單純:「我只想要再一次完成226公里。」,而目標就是進入終點,即使用爬的也要通過,但這次要做更充足的準備。

 

我打從心底敬佩能夠完成226超鐵距離的所有人,無論是第一位進終點的冠軍或是在晚上11點進入終點享受煙火祝賀的鐵人,我相信這過程有一大段是經歷相同的辛苦。226超鐵這是一場身體和心理完全對立的挑戰,歷經3.8公里的游泳和180公里的自行車,身體的摧殘已經接近極致,但最後42.2公里的馬拉松才要開始,這過程自己的心理絕對是最強大的馬達,不斷在驅使身體前進。

 

比賽中,當我完成自行車項目的時候,下背因為長時間趴姿的動作,已經酸到快沒辦法在彎曲,腳底也因為卡鞋堅硬的底座,都呈現由麻轉痛的感受,但總比我在兩週前全身抽筋完全無法動彈的窘境好太多了,跑步最後10公里真是痛苦的階段,在歷經一段又一段身體疼痛不堪的保護機制,但心理卻要一直不斷突破這理智線的障礙,這天人交戰的困境,說真的沒有經歷過真的很難體會,但我一直記得2016年亞洲鐵人三項訓練營教練Peter Clifford曾說:「女生的生產就像雙腳被鐵鎚打下再痛十倍,沒有一項痛苦可以跟生產一樣的感受!」

 

我絕對沒辦法忍受腳被鎚子打下的痛苦,所以鐵人的痛跟苦我想還差女生生產一大截,那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念頭一轉,當下的感覺從身體不適到開始會笑,甚至覺得再更痛苦也可以接受,即使腰已經挺不起來,腳已經跨不出去,但精神還在,所以身體就還能繼續往前。

 

 

比賽的兩個禮拜前,我先聯絡正如火如荼準備Challenge Taiwan的鐵人工廠團隊,跟他們說明我想再一次挑戰226公里,可以不必有任何資格,只要能下場就好,沒想到他們只回覆一句「來吧!」。

 

感謝最辛苦的執行長Jovi為台灣鐵人做出這極大的貢獻,從賽事到小鐵人的推廣都能面面俱到,第二次邀請來台的冠軍Jan Frodeno能到台東基層去鼓勵小選手,這意義已經超過破場地記錄的價值了,一場活動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工作人員,這次看見好多非常好的朋友都在場上燃燒自己,他們不是在場上拿冠軍,而是在這兩天的活動幾乎不眠不休的為大家服務,用不間斷的熱情鼓勵大家和招待所有大小鐵人,看了真的非常感動,他們為這場比賽付出的價值是用幾次冠軍都比不上,因為這是用生命在渲染台灣鐵人環境的奮鬥,這樣一場成就大眾的賽事,無違和的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我想這就是Challenge Taiwan給我最大的感受,謝謝你們。

 

 

每一次比賽都會讓我更加敬畏這項運動,同時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比賽前總認為自己準備好了,但站在起點那莫名的焦慮還是油然而生,即使身經百戰但賽前的一刻還是宛如初次比賽的那般緊張,這次也不例外。

 

如果要說這次最大改變,我想應該就是補給的方式,因為要因應十多小時的比賽時間,所以這次選擇以真材實料的食物當作補給,三年前我帶了肉乾,但我一條也沒吃到,兩週前的普悠瑪鐵人賽我帶了梅子飯糰,吃了兩個感覺還不錯,這次決定再用飯糰當作補給,但選擇醬油口味,因此前一晚外帶一碗白飯和要了一包醬油,自製做了醬油飯糰,上次因為腸胃問題讓我身體整個機能失衡,這次Peter給我建議:「補給跟配速一樣,寧可前面跑慢一點,後面要加速都還有機會。」

 

 

因此這次沒有太急迫的要求自己在多少時間強迫補給,而是在身體真正需要食物的感覺才會進食,不過水份和運動飲料是特別規劃時間進行補給,這樣的方式讓我在比賽當中腸胃感受非常舒適,當然天氣偏涼的因素也是重點,但這樣的補給確實有發揮功用,這場比賽總共吃6條Gel、2條燕麥棒、醬油飯糰、1罐高蛋白、2包咖啡因,水和運動飲料在大會的提供下就無限暢飲了,這樣的補給讓我在比賽中沒有任何抽筋的現象,跑步也到最後10公里才有撞牆的感受,這是三次在226公里的距離比賽中,第一次感覺到能正常發揮的首例。

 

比賽前有人問我要以多少時間為目標,回答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226公里有太多條件因素存在,氣候、裝備、補給、體能、配速,有太多太多要注意的事情,這次比賽下水前Ivy無意跟我聊到:「226距離比的是誰狀況少而不是誰狀況好。」,當下聽到後在我這次比賽中真的受用無窮,盡量讓自己可以聆聽身體的聲音,並且在每個環節做好萬全的準備,最後保持耐心,一切就讓他自然產生了。

 

同樣的問題:「賽前我的目標是什麼?」,我想應該就是全力以赴,所以進入終點後沒有太興奮的雀躍,世界冠軍為我掛上獎牌的同時也平靜以待,有人說為什麼我進入終點沒什麼表情,其實那種感覺也不是不開心,回想兩週前棄賽的時刻,剛好是我這次踏上終點的時間,當時的焦躁不安,比較起現在我只感覺非常安心,因為我知道原來這就是鐵人,還有原來我還是我阿!

 

 

 

 

前一次寫了一篇放棄文,裡面提到關於我在比賽遇到的種種問題,在226超級鐵人我想我還是個菜鳥,這個領域有很多的前輩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比賽前一週家人和朋友陸續知道我還要再參加一次,便開始為我這躺旅程給予最大的動力,謝謝我的家人後來全跑到台東來為我加油,謝謝北市大的師生給我最大的鼓勵,由於上次自行車輪組的問題,因此北市大器材所的智禎特地借我DT SWISS的板輪,最後補上一句裡面已經灌好補胎液。

 

賽前一天到桂田酒店會場報到,很多朋友對我再次前往有些訝異,但紛紛都給予最大的祝福,也因為前一篇的放棄文,很多人給我對這次比賽的建議,32GI特地送上補給提供飲食策略讓我參考,會場上的每一段談話都對我受益良多,加上這次比賽的天時和地利,我想成績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大家的幫忙才能有這次機會完成比賽,謝謝您們。「當你渴望追求夢想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記。

 

照片提供:動一動趴趴牛

 

原文章網址:倒帶重播 Challenge Taiwan

生死關頭走一回 簡微禎:「好想回家!」

$
0
0

(作者Waypoint鐵人工廠 簡微禎教練)

 

人生有幾回,可以再回到國際賽場的舞台?

 

踏入社會後,要維持訓練與比賽並不容易,在工作與訓練生活之間要不斷拿捏,有時候常覺得,我好像只能專注做好一件事。

 

不過,這一次,我想為自己再拚一次,到世界看一看。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官網公告了參加資格辦法,選擇在台南安平鐵人三項錦標賽參賽順利拿到機會後….申請按下報名,並買下飛往韓國的機票。

 


(鐵人教練簡微禎)

 

這次的比賽,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半程超級鐵人三項113公里,而是世界鐵人三項聯盟(ITU)在亞洲新舉辦的賽事距離,等比加長為3公里的游泳+80公里的自行車+20公里的跑步=103公里的總長距離。

 

今年的我,開始專心準備了Ironman 70.3,繼普悠瑪鐵人賽失利後,這是上半年設定的主要目標。對我來說,51.5公里距離參加了七年之久,這樣的賽事距離100公里以上,累積資歷應該還算是個新鮮人吧。

 

賽前腦袋想很多

 

未曾參加過的賽事場地,未曾經歷過的水溫與各種所有狀況,考驗了我們團隊的強大意志力與應變能力。出發前,先做了些功課,兩週前的氣象預報指出,比賽當日(5月13日)是下雨天,一直到出發前確認,是賽前一天(5月12日)為100%下雨天。心裡不禁開始盤算著、重覆著演練,相較於在台灣比賽,補給品內容與水分調配都要適應,看到官方郵件回報水溫約14至15度、氣溫早晚落差10至25度,其實,心裡開始有點忐忑不安,這到底是什麼感覺……(這趟旅程中,我的心一直砰砰跳的想著這件事)

 

想起國外教練曾說過,當地時差每差一小時,就必須多一天到當地去調整,因此我們提前了三天出發。

 

 

出國乃舟車勞頓之苦

 

比賽地點在韓國的群山,於韓國仁川再往南端一些,車程約2.5小時,原本以為會非常順暢,但事實卻不然。兩小時飛行抵達機場後,我們在仁川機場等大巴就等了約一小時,好不容易大巴來了,但突然出現一堆韓國大嬸與司機用我們聽不懂的韓語嚷嚷,堅持不讓我們帶著龐大行李上車,這時候以為Google很好用,口語錄音翻譯出來還是不太能溝通。好在聰明的學弟下飛機後先行留下官方人員的聯絡WeChat,溝通後,終於讓我們上車了,接著到轉運站再轉車,一番折騰後終於在晚上十點抵達飯店,但真的是一波三折,官方登記我們抵達時間與離開時間都是錯的,遠在家鄉的親人甚至比我們還緊張。不過,這正是我們學習長大的機會,遇到問題就是要學會去解決。(同行車上還有來自他國的帥哥,在英文可通的聊天下,原來他們飛行加等待的旅途整整持續了兩天,其實,我們只是塊小起司。)

 

 

內心憧憬的優美風景

 

鐵人賽,常常需要一個腹地很大的地方,心裡總憧憬著,風景應該非常不錯吧。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Google Map顯示是個偏遠地帶。有點像是台灣的工業區,距離吃飯的地方也是要走路約2公里(因為在飯店吃的話,每餐要新台幣800元起跳),因此大家也開始著計算著賽前這兩天伙食要怎麼調整,休息時間也要注意。

 

我們必須要全心專注在比賽上。

 

賽前兩天,5月11日的晚上舉行賽前技術會議,這一如往常的ITU系列賽事,有場地介紹與比賽路線,預告著接下來的氣候與水溫,來到這裡的兩天從13.5度經過下雨,一路下降到13.2度。

 

我向魏振展教練詢問:「13.2度游起來是什麼感覺?」結果,他很輕鬆的回答我:「等妳游完再告訴我是什麼感覺。」

 

內心戲瞬間上演各種心情低落的劇場。

 

大會開放5月12日,也就是賽前一天可以進行賽前場地適應。這天從早上開始就下起大雨,大會很快應變派出車輛,選擇保護大家的安全,開車繞行自行車賽道,並不開放游泳下水。出發當日有先在北市大賽前調整游泳,但是,到這邊並沒有接觸到水域,增添了些許的緊張感。

 

比賽日

 

Elite Men:6:30 開賽

Elite Women:6:35開賽

水溫:13.5度

氣溫:15度

賽會最終裁決今日比賽游泳3000公尺改為1500公尺

 

早上的韓國非常涼爽,道路仍然有些潮濕。一如往前比賽的模式,我讓身體維持保暖狀態、輕鬆地吃著早餐,心裡盤算著接下來的時程。抵達賽會轉換區後,不同以往的是領到兩個晶片,特別的是自行車不像台灣自行車賽把晶片綁在前叉,而是有個扣環讓晶片能綁在快拆上面,各種新奇的體驗又讓我有點緊張了。

 

我花了滿久的時間在做這件事,還一度找不到快拆上的彈簧,所幸最終還是順利將晶片安裝完畢。接著我把所有裝備就位,因為考量上岸後的寒風刺骨,將Frontier保暖長車衣與手套先預留在轉換區盒子裡,接著開始穿著防寒衣。

 

 

提早開賽是哪招!?

 

早上6點10分,當我們還在擦拭熱身油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男子組竟然鳴笛了!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竟然提早開賽!很快的,女子組就被唱名要就出發位置,緊張的我竟然沒拉好防寒衣,技術委員很好心的衝到我背後幫我拉上。

 

3、2、1,比賽開始!

 

游泳路線共有四顆浮球,一圈750公尺。在踏浪前行經過第一個角錐後,接著採用豚跳姿勢,開始感受到13.5度是什麼感覺了,跟過去一樣的競賽模式,我試著想跟上集團,但卻沒有想到,防寒衣的緊繃及冰冷的水溫,讓我愈來愈無法呼吸。

 

此時此刻,我感受到學生所形容無法呼吸的感覺了。說真的,我無法游泳。

 

我想棄賽。

 

我前後停下來立泳採水了三次,隱約聽到大家的尖叫聲,這水溫的感覺真的是用「冰」可以形容,眼看著其他選手離我遠去,我感覺自己無力跟上,不斷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但,「我想棄賽」這四個字一直在我腦袋裡盤旋不去,直到游了300公尺過了第一顆浮球之後,開始出現了大浪,只要想用雙邊換氣,就極度缺氧無法呼吸,後來隻身只剩我自己一個人,瞬間內心有些害怕,用右邊換氣同一個節奏,看著浮球與水道線前進,終於稍微冷靜點了。

 

準備繞行第二圈時,開始看到分齡組選手,我看到了許多跟我一樣的反應:無法適應的選手們抱著浮球、喊著救命,讓我內心裡再度有些掙扎與不安。

 

所幸最終,順利游完上岸游完了,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我還活著!」實在是讓我非常雀躍。

 

 

感覺不到腳趾頭啊

 

對,我有在跑,我真的有在跑,游泳上岸到轉換區有850公尺的距離,但只要是沒有包覆的四肢,一律都是凍傷的感覺,我很抖的脫下防寒衣,頓了三秒,覺得天氣還算是涼爽,我可以不穿車衣,但是,我依然選擇戴上手套,全身還是抖到不行,無論如何感覺手套怎麼都戴不進去阿!

 

 

接著,我終於踏上80公里的自行車遠足旅程,賽前我的食慾不錯,賽中也可以穩定進食,自我感覺的狀況其實不錯,經過三月份Ironman的比賽,我慢慢地抓到適合自己的補給策略,每二十分吃果膠,吃了兩包後,換吃羊羹,食慾狀況很好,心裡也就漸漸地穩定下來。

 

自行車路線共有六個緩上緩下的坡道,我盡量一路保持相同速度與穩定的轉速,過了四十公里後,一路騎著他們的跨海大橋,雖然是大橋且沒有遮蔽物,但並沒有很強大的逆風,但還是有不小的側風掃向我們。在韓國的這個賽制一樣不能跟車,騎在三線道上,維持時速30至32公里,心情也更加輕鬆。來到55公里,追到了游泳先行上岸的小學妹,她也開始無法穩定騎乘,小聊了兩句後,我就繼續了我的遠足旅程。

 

來到60公里,身體開始出現狀況,股四頭肌稍微有點腫脹、左膝蓋下方也有點不適、屁股也漸漸麻痺且坐不住、就算公路車裝休息把我也開始趴不下去了。最後大會多送給我們3.7公里的路程,讓我們下車轉換,在寒風刺骨下,腳趾頭被吹得還是相當麻痺,一下車,腿軟的感覺瞬間襲來。

 

我真的「不慌不忙」地坐在地上穿起襪子與跑鞋,小學妹隨後也下車了,我們一起坐在地上又小聊了兩句。

 

吹海風漫步在跨海大橋

 

最後跑步的20公里,其實我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念頭:「我還活著,不要停下來走路就好。」

 

從三月份過後,我的訓練量大幅變少,跑步訓練總次數只有少少的三次,其實,雙腳因為過少的訓練,從右腳股四頭肌到左腳股四頭肌,不斷互相輪流抽筋,再到雙腳一起抽筋,三月份的Ironman還沒有這樣的感受。我心裡一直提醒著自己不能加速,只想著穩定跨步前進,貿然加速可能會在比賽後段瞬間失速,只要穩穩地就好。第一公里跑在4分55秒的配速,前五公里保持在每公里4分55秒至5分速,狀態穩定。不過,身體開始有點出現食慾不佳、反胃吃不下果膠的狀態,只能透過一些飲品補給,最終絕招就是可樂了。

 

 

在跑步到7公里處時,換我被小學妹追擊,她輕拍我肩膀說「學姊,加油!」我還是説:「我穩穩的就好。」

 

但是,大家真以為我就這樣看著她遠去了嗎?其實,她一直在我的視線範圍內30至50公尺來回徘迴,學姊我呢,就這樣看著我的手錶穩定前進中。老屁股學姊心裡想著:「也許我可以靠經驗取勝吧!」對,沒錯,到了12公里處,我愈來愈追回小學妹了!

 

遠遠就聽到學妹因為心率過高而使手錶在逼逼逼響的聲音,還有她搖頭晃腦無法靜下來的情況。。學姊我認真說了幾句:「妳可以安靜下來,聆聽自己身體的感受嗎?不要一直追手錶配速。」

 

學妹用撒嬌的語氣問道:「學姊你可以陪我跑嗎?」但我並沒有理會她,說完這句話其實我很喘,我只能一直維持穩穩的節奏。

 

我的策略是,每公里才去稍微看手錶配速,智慧的手錶是對自己加分用的,而非影響情緒。個人感覺是,如果是我,事前會把這些會影響身心靈狀況的智慧能力先關閉,或者不如不要戴。

 

過去比過了幾場100公里以上的賽事經驗後,我總是在跑步15公里時承受不住,這次也沒有例外,每公里開始掉5秒,但,內心卻是愈來愈興奮。

 

倒數20分、15分、10分、 5分…….我要進終點了!

 

用盡所有力氣、意志力,終於看見計時鐘5小時04分17秒。轉頭過去,看到小學妹馬上進場,我們只相差5秒。

 

這天是母親節,我想回家。

 

完賽後,心裡有滿滿的淚水,不只是感動,更多的,是害怕。

 

在我接觸鐵人三項這麼長的時間,真的從來沒有像這次比賽這麼害怕過,不斷對自己說著:「活著真好。」在女子組當中,原本有17位選手,完賽後心裡有很多疑問:人都到哪去了呢?

 

不確定是什麼原因,最終只有7位完賽,值得開心的是,中華小將全數完賽。而意外的是,我獲得了人生第一場長距離亞錦賽第五名。更要恭喜的是,張家班仍然獲得佳績,張婷婷拿下第二名(排名亞洲第一)、張家豪排名第五名。

 

 

人生當中有幾次,會經歷這樣子的際遇,說實在,如果你問我,下次再辦我會不會去?其實,我還是很害怕、很怕死,我真的不敢嘗試。

 

去韓國那一天,我的人生當日少了一個小時。

返國回台灣那一天,我的人生當日多了一小時。

 

我看著我的GPS Garmin手錶,感嘆著:「活著真好!」真的沒有更貼切說法了,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專心把握當下,我很幸福。

 

我要謝謝我的家人,一路走來,支持我的夢想。

我要謝謝我的老闆工頭Jovi,支持我去看看世界。

我要謝謝我的朋友與粉絲們,時不時傳送關心與加油訊息。

我要謝謝同行台灣夥伴們的互相照顧。

我要謝謝我的贊助商:Waypoint鐵人工廠、ZIV、Frontier、32GI、Airstreeem。

 

 

我的「打鐵人生」,未完待續。

 


我該如何了解ITU 賽事

$
0
0


 ITU International Triathlon Union 是世界各個鐵人三項組織中,對於51.5 km& 25.75km &四人混合接力賽事中最指標的組織,包含奧運(Olympic Game)、亞洲運動會(Asian Games)、亞洲錦標賽(Asian Championships)、亞洲盃(Asian Cup),都能在ITU的網站上查詢到相關資訊。
 

在查詢每個賽事的資訊中,可以從賽前的比賽場地、比賽環境(氣溫、水溫、地形、每個項目繞行的圈數)、主辦單位聯絡方式、官方住宿旅館網址、賽事的行程表(賽前說明會-Briefing、場地試騎和試游的時間規劃、比賽出發及暖身時間)哩哩扣扣都可以在Event Info 中查詢到,如果你是一位有機會參加ITU賽事的選手,可以在賽前先了解一些相關資訊,對於輪組的選用和是否需要攜帶防寒衣和保暖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以倫敦奧運為例,可以從網站中查詢到賽事的資訊)


網站中還能夠查詢到比賽的成績,現在已經是非常數位化的時代,直播轉播是很常見的事,但礙於轉播的高費用,目前在Triathlon LIVE中還是以世界巡迴賽、世界盃、奧運...等較高級賽事才有完整的賽事轉播,如果想觀看賽事轉播也可以註冊成為Triathlon Live會員,能夠看到接下來的賽事Live轉播,還可以觀看以前的賽事轉播紀錄,算是還蠻划算的,還可看到很多經典的賽事重播。

(完成註冊就可以觀看接下來的比賽及重播的賽事)

如果某些賽事沒有轉播,也可以透過成績的呈現來了解賽事的過程變化,可以先觀察賽事的成績 (https://www.triathlon.org/results),先將賽事的游泳項目以成績先後順序排列,看看賽事中哪些人在游泳項目取得領先(圖一)。

(圖一前面六位選手領先其他選手在第一集團上岸)

(賽事轉播中游泳領先集團畫面)

觀察完到游泳項目領先集團可以看自行車的成績,從中可以發現,有很多人的速度都比第一集團的人還快,秒數的落差也把原本游泳的秒數追回來,就可以知道前段的領先集團被追趕集團追擊到,成為一個大集團,結束單車路段,從路跑路段到終點就不用特別看成績快慢,直接看排名就會知道。

(原本游泳在第二集團的選手單車時間比第一集團選手還快,已經追擊到第一集團的人一起完成單車路段)

(游泳第一集團的選手被追擊,成為一大集團)

(第一集團結束單車路段-影片)
 


以下有些ITU比賽中的特點
@以ITU賽事比較少爆冷可以從落後第一集團的位置一次躍升到總排名第一名(除非跑錯路)。
@在比賽過程中可以大部分第一集團的成績都會是整場比賽中自行車項目最快的集團。
@游泳項目落後前方集團超過40秒以上的選手,除非前段集團在太空漫步,否則很少能夠獨自一人追上前方集團。
@結束單車在跑步項目,前三公里沒有跟著第一集團行進,要獲得獎牌的機率就會非常低。


在賽前判斷一場比賽的戰況,可以從賽事資訊中了解(地形結構、地勢坡度、氣候、選手過往成績表現),可能可以預測的到這場比賽的發展情況,在觀看賽事前也可以自己預測一下這場比賽的過程,再慢慢了解比賽中的環節,就能夠瞭解比賽過程中的戰術用意和每個選手對於比賽正做著什麼打算。



ITU 賽事資訊   

Triathlon Live 
Triathlon Twitter 
台灣選手在ITU成績表

2018 阿根廷青年奧運 鐵人三項選拔賽

$
0
0

2018年10月將在阿根廷將舉辦第三屆夏季青年奧運,青年奧運結合了運動競賽、教育活動、文化體驗等一系列的活動,利用運動來讓世界有更多的連結,從2010年新加坡、2014年南京開始,鐵人三項賽事就已經納入青年奧運舉辦項目之一,在上一屆南京青奧中,台灣有了第一位參加青年奧運鐵人三項的選手-季胤呈(小寶),要參加青年奧運並不容易,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有時候即使有一定的實力,但出生的年份與參賽年齡不符也無法參加(筆者一出生就確定與青奧無緣),今年參加青年奧運選手的生日必須是在 2001年1月1號到2002年12月31日期間,才有機會能夠增取參賽資格,每個洲都需要經過每個洲際的選拔賽事,在這中間取得名額才能參加。

以下為每個洲際選拔的時間與地點
亞洲選拔:時間-6月17日,地點-菲律賓,蘇比克灣。
美洲選拔:時間-7月1日,地點-厄瓜多爾。
歐洲選拔:時間-7月7.8日,地點-西班牙。
非洲選拔:時間-4月21.22日,地點-摩洛哥。
大洋洲選拔:時間-3月24.25日,地點-紐西蘭。

今年青年奧運將有男女各32個參賽名額,在亞洲區將選出5男5女參加青年奧運,每個亞洲國家僅能派一位代表,所以只要在6/17菲律賓-蘇比克灣選拔賽中,(參賽名單)男子組(有17個參賽國家)、女子組(有11個參賽國家) ,在比賽中排名國家前五名的選手,就擁有青年奧運的參賽名額。
 

(2018年中華台北青奧大使-季胤呈)



本次代表中華台北參加亞洲區選拔賽的選手有:黃冠誌、孫明諒、劉嘉玉、陳姵瑀,希望他們能夠在6/17的選拔賽中順利取得2018的參賽名額,而台灣第一位參加青年奧運的選手季胤呈-小寶,也透過影片為本次參與選拔的選手們打氣,小寶今年入選中華台北的青奧大使,會陪伴這次參與青奧的選手們一同前往阿根廷,感受青年奧運的魅力!!


中華小將們~加油!!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
0
0

2018年7月15日19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全能競賽-在日本德島縣

自己搭飛機。

▲一手扛單車、一手拉行李。

▲自行組裝單車。第一次什麼都要自已來。

「原來我並沒有想像中的勇敢,但卻比意料之外堅韌。」
第一次獨自一人參加海外鐵人三項,這一切跟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本來預期中就有許多困難,但至少心理方面應該是能克服的,不過一連串發生的事情卻深深的打擊我好不容易築起的信心;賽前腳傷無法練習所構成的焦慮,害怕單車拆裝不熟悉比賽會有狀況,雖然已經吃了延經藥,但生理期就在比賽前一天到來(我的生理期如果不吃止痛藥就無法下床),第一次面對海泳,騎車路段是綿延不斷的山坡,加上本來就弱的跑步,一切只能靠我自己解決,比賽前一個晚上,負能量向我襲捲而來,直到把我淹沒…甚至想著為什麼我要自己一個人來,原來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勇敢,我好想回臺灣。

▲原來我並沒有想像中勇敢,可能是單獨一人有些無助,又發生了不可預期的狀況,讓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比賽當天」
一早我們一行人搭著巴士一起出發到會場,前一晚雖然是哭著入睡,不管怎麼樣在人前總是要故作堅強,只是當有人問我準備好了沒,我總是露出一絲尷尬的微笑,我無法回答我準備好了,因為真的沒信心能完賽。

▲五位海外選手分別從台灣、香港、上海、加拿大齊聚一堂。

「轉換區放錯位子,竟然還渾然不知」
帶著自行車和比賽所需物品,首先抵達的是轉換區,昨天晚上已經把每個項目需要用的東西,分別用塑膠袋裝好,擺放完成之後,滿意的拍了張照片,準備離去。這時我隔壁隔壁的日本女孩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我放錯位子了,我一看天啊,明明號碼是301,卻放到305的格子去了,我一邊說著抱歉一邊跟他道謝,這時另一位台灣來的子閔哥剛好來到我的位子,詢問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這時也不管糗不糗了,只能說出我放錯位子了...(丟臉),明明就不是第一次比,竟然毫無察覺,一起用最短的時間一起移到正確的格子上,真的很感謝,不過當時如果有地洞也真的很想鑽進去~哈。

▲擺錯位子真的很離譜,毛巾也是XD。

▲和我比起來,我的隊友們就鎮定的多了。

「感謝日本爺爺注意到我腳上的晶片」
就當一切準備好,我把防塞衣帶著,泳鏡泳帽掛在脖子上,準備到海邊試游,突然有一位日本老爺爺工作人員,走到我旁邊,比手劃腳跟我說了一大堆日文,就在我滿頭霧水之際,爺爺說了句日文的”等待”(還好還聽的懂這句),我便乖乖的站在原地不動,過了二分鐘左右,爺爺回來了,手上拿了我昨天在袋子裡不知道為什麼要有的白色環,幫我套上我腳上的晶片上,原來這是固定晶片的圈圈,真的非常感謝,我也急忙著跟其他的隊友說這件事,覺得自己好幸運,謝謝爺爺的幫忙。

▲就是左腳上白色的環,真的感謝爺爺的幫忙,如果沒有他的提醒,說不定海泳晶片就不見了。

「賽前試游」
在比賽開始前,可以先到旁邊試游,我把所有裝備都穿上後,噗通的跳進去海水裡,好涼好舒服啊,一邊游一邊告訴自己放輕鬆,結果越游越看不到,差點跟人相撞,起來踩水發現,我的泳鏡竟然起霧了,印象中明明有塗啊,趕緊游上岸,想詢問有沒有清水可以沖一下,結果陪著我們的志工Seiichi Hirano先生,他神奇的從包包拿出除霧劑幫我各噴了兩下,梅林的鬍子啊,真的謝天謝地。

▲試游完成。

就在看似一切完美的狀態,比賽即將開始,在哨音開始前我心裡一直默念著這六個字「既來之則安之,既來之則安之」。比賽開始!

「Swimming」

▲第一批出發,我也準備下水囉!

依照下水的順序,用泳帽分為五批,女生被安排在最後一批,路線是直線折返,去回都是750M,看著哨聲開始響起,每一位鐵人紛紛下水,最後只剩下紅色泳帽的我們,這時已經開賽六分鐘左右,我往有繩子的內側靠近,接著倒數10秒後,我和大家一起衝了出去,想著3384的救生班說過,可以跳浪到踩不到底為止,開始了今天的鐵人賽事。

▲第一次海泳好緊張啊。(照片來源:ALL SPORTS,如有違反請告知下架)

本來我是和大家一起游出去,但因為我靠內側,實在是有點擠,手腳有點伸展不開,不管是划手還是踢水感覺都快碰到別人,所以我往外側先游一點,然後再靠回內側,起來定了幾次位後發現,我周圍的人越來越少,還不到折返點的一半,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游了,大概是沒人破浪的關係,感覺上游了很久,帶著慌張的心情繼續前進,終於到了最遠的那一顆肉粽,我抬頭看了一下錶,發現已經過了28分鐘,我的老天啊~跟本快被關門了。

我頭也不回的往岸上的方向前進,這時浪跟繩子就一直跟我作對,浪一直從我側面打來,即使我已經把我的雙手往右邊划行,但不到六下,我身體就又跟繩子打架,整路都是這樣的狀態,雖然回去是順流,但我游的好辛苦,我的手和腳都被繩子給劃破流血,這時肉粽是我的精神支柱,上面標明了我還剩多少公尺,終於看到了200公尺的肉粽,我開始加速,但前進的速度卻比剛剛還慢,最後100公尺,我依然努力的游著,想著就是游泳池四趟,快上岸了,又不知道划了多少次水,我抬頭一看,發現跟本是明星待遇,我身旁有兩排穿著紅色救生衣的救生員全都看著我還幫我加油,因為好像只剩我一個人了(泣,上岸後我連忙看了一下錶時間在45分鐘左右,心想到底大家都游多快!!!

▲哈哈,游泳完全獨推,看看上來的表情有多累人。(照片來源:ALL SPORTS,如有違反請告知下架)

「T1」
上岸後需要經過一段柏油路,我完全沒有力氣跑起來,只好用走的到轉換區,一到轉換區發現,腳踏車所剩無幾~哈,嗯別管這些了,先拿毛巾擦乾,因為我的轉換區離單車出口很近,隱約聽到門口的主持人說了台灣好幾次,接著發現有超多人眼睛就在看我怎麼轉換,沒發現還好,一發現突然緊張了起來,很不習慣有人盯著我看,我手套和小外套變的好難穿頻頻卡住,把剩下襪子、鞋子、安全帽全換上,補給也沒吃完防曬我也沒塗,腳上都是沙子,沒關係,直接帶上車上,趕緊出發。

▲聽到臺灣兩個字不知覺的緊張起來。

「Bike」

前面2~3公里就是一般的馬路,我急忙把剛剛沒吃下去的威德吃完,緊接而來的就是無限上坡,從大盤換到小盤,變到最後無盤可換,時速慢慢的從15掉到只剩下5….,看了一下車錶,目前還不到7公里啊(眼神死,現在崩潰還太早,只好努力踩踏,慢慢進入狀況後,開始不斷超車,不知不覺已經騎到很高的地方,這時往右邊一看,就像是花蓮的清水斷崖般壯麗的風景,但不到三秒又拉我回到現實。

▲天啊~還有多少坡啊!!!(照片來源:ALL SPORTS,如有違反請告知下架)
雖然有上坡就有下坡,只要一到下坡我就把握住盡量休息,但下坡不是直線的,而是彎來彎去,所以需要特別的集中精神,還好常在觀音山還有陽明山練習,雖然不是說特別的快,但至少能掌握住路况,下坡時間過的特別快,又是不斷的上坡,到了第一個補給站後發現,小朋友手上拿的不是水壺而是水杯,騎車路段總共才兩個補給站啊,我看了一下水壺裡的水,看來要省點喝了,而且有趣的是,今天就像在抽獎一樣,只有一次機會,不管你拿到水還是運動飲料,就只能一飲而下後繼續上路。雖然騎車路段真的不是很簡單,但至少把握住每一次的上下坡盡力的完成,最後以時間1:47:32分鐘,時速大約在20.9km/小時完成單車項目。

單車真的是我比較有把握的項目,雖然整個過上上下下,真的爬了不少路,加上生理期全程腰都不太舒服,但騎完了排名竟然進升了100多名,真是不可思議。

「T2」
下車後,進轉換區,我把安全帽的扣子先解開,結果立馬衝上一位工作人員,叫我要扣上,可能一緊張,扣上時我手套上的線也一起被扣到安全帽裡,我右手被卡在安全帽上,左手扶著車,牽車時左右晃來晃去,超蠢!最後受不了只好停下來先把安全帽解開,讓右手重獲自由,重扣上回到轉換區。第二次的換轉就比較簡單,把卡鞋換成跑鞋帶上帽子和墨鏡,就出發了。

▲轉換區就在神社前的空地!

「Running」
我當時只給自己一個目標,至少跑5走5,但前面的5公里從7分速慢慢降到10分速,看著都覺得其實走路好像也差不多快,想要跑起來但腳就是邁不開,不過比上一次的im70.3好一點,至少沒有胃痛,嚴熱天氣是跑步唯一的考驗,頂著34度左右的高溫,在沒有任何的遮蔽下,還是努力讓雙腳動起來,還記得當時離開轉換區時,菰田悟史先生特別叮嚀我,一定要多補充水份,所以只要一經過補給區,水、運動飲料各來一杯,還拿了兩袋冰塊在路上邊跑邊玩,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生理期所以必需在比賽途中更換,因為是第二天的關係,量比較多,我一共去了兩次廁所,日本的廁所真的讓我驚奇,就算在鄉下也很乾淨很舒服,不知道是不是身體開始適應,預計用走的5公里跑的比前面還快,時間在1:25:22完成。

▲感謝悟史先生在轉換區等著大家,貼心的提醒補水,還幫我拍照片。

「比賽後感想」
完成時間4:11:46, 如同我一開始說的,原來我並沒有想像中的勇敢,但卻比我意料之外堅韌, 這一次的比賽發現了自己從未發現的軟弱和無助,但也因為這樣無路可退,卻也放手一搏,原來我做的到,真的很開心能完成比賽,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此刻留在心中的,真的只有大大的感謝。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比賽,就在堅韌不放棄後,平安完成。

「非常感謝有你和您」
首先真的非常感謝主辦單位能給予我這樣特別難忘的一次機會,辛苦跟著我們一整天的志工們,還有同樣身為選手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夥伴,一路上的照顧和支持。

▲感謝每一位辛苦的工作人員。

來自上海及香港的老尋和Mandy,其實一開始超級羨慕你們能一起相伴,很感謝你們到最後都把我當妹妹一樣照顧,帶著我吃喝玩樂,讓妹妹覺得自己不孤單,謝謝Mandy姐姐還把超級酷的魚雷浮標送給我當紀念品,謝謝老尋默默的照顧我們。

同樣來自台灣的子閔哥,沒有一起出發及回來真的很可惜,但謝謝你總是在我無助時,適時幫了我一把,尤其在比完賽後累個半死,主動來詢問我需不需要幫忙,在大太陽底下幫我把車子拆裝放回箱子去,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真的不知道會用到什麼時候,真的真的非常感謝。

能和你們一起真的是太幸運了。

「這場三鐵比賽的優缺點」

優點

  1. 賽前說明會結束後竟然開著巴士帶選手把明天單車路線繞一圈,好貼心特別的服務,雖然繞完心也涼了半截,哈哈哈。
  2. 所有的志工們都很熱情,比賽氣氛很棒。
  3. 騎車全程封路,對於選手就無後顧之憂。
  4. 游泳時救生員超多,雖然游在海裡,但覺得很安心。
  5. 廁所非常舒適乾淨。
  6. 跑步補給站很多也很熱情,還有從自己家裡接出來的水,幫大家降溫。

缺點

  1. 騎車補給站並無提供水壺,水份補給不太足夠。
  2. 號碼布沒有先打洞,需要自行剪開。
  3. 騎車所需要貼在單車上的號碼貼,設計不好,整路上有好多掉下去的號碼布,蠻危險的。
  4. 如果有完賽獎牌就更棒啦。(偷偷想像是一隻海龜的圖案)
  5. 會場附近能住宿的地方太少。
  6. 騎車時,要特別注意日本是路上是左去右回。


聽完我這麼多內心戲,我想下一篇應該要分享一些經驗,出國比鐵人三項,要準備些什麼東西呢?

努力就會很幸運,謝謝你看完,我們下一場鐵人賽場見!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
0
0

對於我這種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人來說,不管去到哪裡,事前一定要先規劃好,東西一定要帶齊,甚至除了想好A方案連B、C都會一起準備,只要有一小部份沒有按照計畫進行,我的心情一定會受影響,從小到大就是那種無法隨遇而安的孩子。  

▲很怕迷路,只要一停下來就在看Google地圖。

為什麼會突然要到日本比鐵人三項:
事情是這樣的,某天我看到運筆FB的活動,只要年滿30歲,參加過鐵人三項,參加者需對於德島縣觀光每日都有採訪調查,並自付比賽報名費及到達日本交通費,就可以報名參加。只要付比賽費用及到達日本的交通費,感覺很划算,收到E-mail確定入選時,真的覺得幸運降臨,甚至還有些不敢相信,但這一次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除了要自己獨自一人出國,要比鐵人三項,光想我就頭皮發麻,不過這麼好的機會,並不是天天有,如果錯過了,多年後我大概更沒有勇氣再參加,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我想試試看...。
1532395386244.jpg
▲看到這個活動很心動,立刻TAG所有30歲以上的鐵人們。

「我相信關關難過關關過,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
要來說說出國比三鐵前,我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提供鐵人三項協會的會員證明、攜帶自行車交通的部份、備賽?

首先第一項問題:活動辦法之一是需要您提供在自國的鐵人三項全能協會登錄,提供運動員編號的相關證明資料,或是加入日本的JTU鐵人三項協會會員,並請在比賽當天出示。
我把JTU可以登錄的47個縣市,都點進去看過了…,但每一個都需要填日本的地址和電話,不過我都沒有,所以無法申請JTU,於是我寫e-mail詢問窗口,她告知我參加台灣的也行。我心想都要加入了,當然要把錢留給台灣人賺啊,於是我上網找到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CTTA。
1526885870383.jpg
PS:其實日本的鐵人三項,不一定都需要有JTU的會員,可以在報名之前先確認清楚。

「關於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CTTA的親身經歷」
因小妹我要到日本比一場鐵人三項,這場比賽需要一份證明文件,證明我有加入日本鐵人三項協會的會員JTU,或是自己國家的協會會員,「文件裡只要有會員編碼及姓名即可,不限格式。」想說既然要加入當然選擇自己的國家,於是上網找到了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 CTTA的電話(以下用CTTA代替),於是打第一通電話過去詢問。

第一通電話對方回覆我說,加入會員是可以的,入會費是二千元,必須親自來協會一趟,入會後,會給我一張繳費收據,但收據上並沒有姓名及會員編碼,會員編碼只能口頭上告知,於是我跟對方講解了一下我的情形,他說承辦人員目前不在,要我先留電話,再回覆給我。

一個星期過後,我並沒有接到回電,所以我又打個電話過去詢問。

第二通電話,一開始我也同樣說明想要加入CTTA的會員,沒想到被對方一口拒絕,對方表明現在已經超過加入會員的時間了,我覺得很疑惑,難到不是選舉期間就無法入會?於是我跟他說上星期我有電話詢問過,當時窗口有答應我,所以他幫我轉接給另一位小姐(我們稱他為B小姐)。

轉接後這位B小姐,一開口就說你是XXX嗎?
我說:不好意思我不是,我姓薛,:那我又沒有跟你聯絡.

所以我又重新跟她說明了一次狀況。

B小姐回覆說,這場比賽有跟協會合作的嗎?
我回答說:沒有,是我自己上網報名的。


B小姐:那為什麼要我們協會出示證明你去比賽,你不覺得奇怪嗎?
我回答:對方只是希望參加的人,有加入該國家的協會會員如此而已,不是想請協會替我出比賽證明


於是B小姐說:我們沒有這個東西。
我回答:我了解,那可以請你幫我問問看是否能幫我個忙,文件上只要有姓名和會員編碼即可,不限任何格式,不知道您是否可以幫我詢問一下。


B小姐:我現在很忙沒空,這件事還要”開會”才能處理,你可以寫E-MAIL來說你的訴求嗎?會有另一位同事處理。
我回答:還是麻煩你幫我轉接給可以處理的人呢?


B小姐:E-MAIL很難嗎?(不耐煩狀
我回答:寫E-MAIL不難,只是我覺得親自用電話詢問會比較清楚。


B小姐:那你就寫E-MAIL啊
:所以繳了入會費$2000,只有一張收據,還有其他的東西嗎?


B小姐:對啊,只有收據,還有選舉權。
我:......

其實說到這裡,我已經覺得對方不想幫我處理,口氣和語氣都相當不耐煩然後很沒有禮貌,只是想要找個理由把我打發。說真的整個情況真的是讓我蠻錯愕的,入會費$2000元,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有加入協會,有名字和編員號碼即可,對方都嫌麻煩,當下真的了解到,原來這就是我們台灣三鐵協會啊。

以下是我寫E-MAIL後的回覆XD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CTTA,真的很讓人失望。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非常感謝志源的幫忙,我把事情告訴他後,他幫我介紹進入DWD這個歡樂的大社團裡,加上靠著柏青哥的幫忙,第一時間就理解並幫我處理,除了覺得揪感心,真的真的非常感謝。
33624372_10204827026832382_6851487931165573120_n.png
▲感謝DWD(愛心)。

 

第二項-交通

交通上也遇到三個小問題。

(一)機場的選擇-當天到日本後,要自己想辦法到達住宿的地方,所以機場的選擇會影響接下來的交通。

轉最少次車,時間最短,為我的優先考量,思考了一下,雖然②比較便宜,但需要比①多轉一次車,所以最後選擇關西機場。
1530696224556.jpg
▲到達關西機場後,所有的指示都很清楚,就直接到外面1樓2號櫃台買票即可。
0713巴士去程.jpg
▲可以先上網查詢想要做的時間。

(二)如果要自行帶公路車過去,每間航空公司都有不同的規定。
這件事也讓我煩惱了許久,帶公路車真的很麻煩,但是非常感謝我們的台灣窗口美智子小姐,本來預計定華航,但後來改成日本JAL日本航空,讓我們有兩件23KG的托運行李可以托運,只是要符合航空公司的規定,長、寬、高三項總合加起來不能超過203公分,這樣我就可以帶一個行李箱,一個攜車箱。
1532394578492.jpg
▲JAL每人可以攜帶兩件行李,但長寬高不能超過203公分。
1532394678654.jpg
▲如果超重或是尺寸超過,都要增加費用。

(三)比賽當天的交通時間於過緊迫
住宿的地方在市區,但比賽的地方卻距離市區開車需要90分鐘,如果依照行程上的時間,我們到達會場下車開始計算,只有45分鐘的時間,但需要組車(龍頭、坐管、前後輪、踏板)、放轉換區的東西、熱身、穿防寒衣等等,因巴士不能攜帶組好的公路車,而比賽會場也不能前一天寄放,組完車子就不知道要花多久,這樣怎麼來的及啊?
經過好幾次和窗口溝通後,對方回復我:比賽日當天會再提早30分鐘出發,比賽前一天,在會場附近也準備了的空房,可在此組裝以及存放自行車。房屋有上鎖,但是如有自行車破損丟失等情況恕不負責,請您諒解。
如果前一天可以組完車寄放,真的少掉了許多擔心,真的很感謝美智子小姐替我們溝通。


▲真的非常感謝能讓海外選手前一天先把車子組裝起來,並讓我們寄放在倉庫。

(四)帶單車出國
上網做了許多功課後,買一個箱子很不便宜,箱子也有分成軟式、硬殼、箱子,但一年都不知道有沒有一次出國一次,所以還是打算用租的或是借的,但卡在JAL日本航空的規定,長、寬、高三項總合加起來不能超過203公分,本來租用捷安特軟式的那款,不用拆龍頭、坐管、踏板覺得很方便,但對因為是軟式的直立運送,保護性比較差,陷入兩難之中。
就在不知道該怎辦時,志源又幫忙我問了筋斗雲,非常感謝鴻鵬哥,非常大方的出借了一個箱子給我,那剩下的就只剩拆裝箱了。
詳細拆卸步驟,可以看這裡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裝單車真的是一門學問啊。

▲這箱子很方便,不用的時侯還能折成小箱子,放在家裡也不佔空間。

出國鐵人三項所需準備的東西:
要特別注意小鋼瓶飛機上無法攜帶,可以到現場攤位購買,還有防寒衣的部份,可以事先詢問看看是否能穿。

▲這是我參加鐵人三項所攜帶的東西。

最後一項-備賽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這兩句大概就是我這個一個多月以來的處境,開始備賽不到二天,得到佈滿全身的蕁麻疹,32歲以來第一次,詢問醫生說原因不明,人生中第一次全身癢到接近崩潰,休息將近一個星期多左右,終於恢復。

▲啊啊啊,蕁麻疹真的很讓崩潰。
而好不容易恢復訓練的第一天,跑不到一公里踩進坑洞,直接90度重摔腳踝韌帶差點斷了…,因比賽時間已迫在眉梢,詢問了朋友還有保險員的意見,決定打PRP治療,希望能縮短恢復時間(幸好保險有給付,不然一針一萬五實在不是普通人負擔的起),醫生說:打了PRP後,一個星期後可以慢慢恢復訓練。

▲拜託讓我快快好起來。
和醫生約了一個星期後回來看看情況,不過還沒到約定的那一天,竟然在辦公室裡腰椎拉傷...,坐也不能站也不能,連躺著睡都有問題,可能腳受傷後身體一直在代償🙄。你以為這樣就夠衰了嗎?想說既然都不能動,努力打打文章,連筆電都給我出狀況,跟本無法進入開機畫面 😫...,短短三個星期發生這麼多事情,在練習不足的狀況下,只能暗自祈禱比賽能順利完成。


以上,就是我出國比賽鐵人三項前的心得,我相信關關難過關關過,讓我完賽吧。

想看更多"小毛"文章請按https://goo.gl/CVgnsg

喜歡的話記得幫我分享一下喲!

*鐵人三項專區 *​
第一次海外鐵人三項賽前問題與備賽心得
勇闖海外鐵人三項心得全記錄-2018第19屆“日和佐海龜”鐵人三項在日本德島
2018 IRONMAN 70.3 TAIWAN-初鐵113心得
2017 Challenge Taiwan 鐵人三項比賽心得
比賽堅持到底,美麗絕不妥協-中空帽、袖套、壓縮褲和襪子實測
Compressport三鐵衣褲開箱&實測
比三鐵真的需要三鐵衣嗎?三鐵衣什麼牌子好?兩截式及連身那一種好?那裡可以試穿三鐵衣?
鐵人三項賽前準備物品及小提醒

*公路車新手上路543 *
單車帶出國-女孩拆裝公路車隨手筆記
2017宜蘭自行車節-宜蘭單車山、河、海追風去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上)
新手公路車挑選篇(下)
公路車安全帽試戴挑選
騎車必須知道的十頂河濱禮儀

 

2019 Challenge Taiwan 113 K

$
0
0

一年一度的 Challenge Taiwan,已經成為年度預設的觀光郊遊行程,這次帶著過度愉快的心情,雖然是Challenge 大使但是整個人都放得太鬆,甚至後來看照片才發現自己穿得像孕婦一般,由於前一天採訪一片驚慌噴了過多的腎上腺素,以至於週五整個人還在ㄎㄧㄤ,加上早上五點起床一車五人晃到台東已經是下午一點鐘,非常有效率行軍般地報到 / 飯店 check-in / 領車 / 試游 / 交車後,歡迎晚宴先吃一波再加飯店宵夜場,一瞬間就到了電力耗盡也要上床睡覺的時刻。

不過案情當然沒有那麼單純。

先跟大家 say 個 hi

兩週前的 Women Run Taipei,讓我深深感覺到我可以跑更長但無法跑更快,半馬 153 真的是要了我的命,跑完深深覺得心靈受創,內心深處有種自己逼死自己的恐懼久久無法平復,因為不知道現在身體的狀況如何,所以對 Challenge Taiwan 的 113 沒有特別的設定,就希望是一個漫長訓練日,累積一些里程累積、一些經驗,沒想到就在我準備要睡覺時候教練捎來訊息((靠北是不能早一點逆)),指令是騎車心跳不高過 150,跑步試著維持 5 : 40 配速。

這時心中當然又響起了ㄇㄉㄈㄎ的無限迴響,5 : 40 豈不是我的馬拉松配速嗎?當我騎車都不用出力啊((哭)),雖然不知道有沒有辦法,但教練常常都很玄彷彿耶穌顯靈((先姑且不論他很欠揍)),我就放手一搏試試看吧!((後來才發現他也只是想要試試看 .....))

星期六一早,還是沒有一個既定的 game plan,手錶忘記充電,一度想說游泳不要按錶好了,就完全放開來游((雖然最後還是不爭氣地按了游泳模式)),反正就是盡量游自由式((因為我熱愛停下來游蛙式看風景))所以游泳近年來是越游越慢了,總之這次就順順游,完全不管別人都穿防寒衣,我就是 Speed suit 就好,1.9 K 只是暖身!((話說兩年前 Jan Frodeno 是有問我為什麼不穿防寒衣 .....))

Anyway 游泳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正常發揮 42 分多上岸可以接受,突然覺得活水湖底的水草好美,好像我台南家中庭的蕨類盆栽,回到陸地後開始跑向遠得要命王國 TA,不過大家跑一樣遠所以可以接受!

管他腳底黏滿了沙跟草,襪子鞋子隨便套上後我就衝了!沒想到 T1 的時間竟然是分組第一((竊喜)),不過我這次忘了在 T1 袋子裡放防曬,所以膚色有點悲劇 ...

一上車後我就發現我的功率踏板還在 Bug 中,意思就是雖然換了電池但它還是沒電的 QQ,不過反正我也沒有要多認真騎的意思,咱們就憑感覺慢慢來吧!鐵人三項是一種心靈上的試煉((誤)),斷開 FTP 瓦數的束縛鎖鏈,看速度和距離大概就好,心跳偶爾參考一下不過實質意義不大,因為我是絕對不會出那麼多力的 XD

然後大概一出轉換區就是一種 Holy shit 的 Fu,風大得跟鬼一樣一直在 send tree pay,想到要這樣子硬幹三個多小時就不禁悲從中來,而且之前才看柏青哥的文章寫說,大逆風的情況下低瓦數保留體力其實沒有比重踩來得好((呃我有點斷章取義所以想深入了解請至鐵人柏青哥的休閒教室粉專查詢)),總之我也只能盡可能使出吃奶的力氣踩踏 ... ((沒有啦其實我還是順順踩想要我認真騎車是不太可能了))

到八嗡嗡的時候簡直就要精神崩潰,最後海岸線的那一段請問是要把我吹下去被浪沖嗎?好在幾個上坡我都有把握住,一路上還飆((對就是罵!))了幾個從右邊超車的人發洩一下怒氣!為了道路安全~超車請從左邊!回程的時候就好騎了許多,自己準備了足夠的便當盒,所以 90 公里補給站完全直接呼嘯略過~總算在 3 小時 12 分多回到了 T2,以目前的單車訓練量來說:非常好!((來賓請掌聲鼓勵鼓勵))

照片來源:Fenton Liou

只不過太久沒有外騎三鐵車,自行車最後半小時,我的鼠蹊部((或者是說髂腰肌前側的兩個點))開始劇痛,以及股四頭再上來內側一點的肌肉,都開始大鬧,有點酸酸的刺刺的,不是抽筋也不是趴很久的不適感,讓我頓時驚慌了起來,我是沒有那麼認真會練到受傷啦!不過這種感覺前所未有,所以當下想說該不會受傷了吧((驚)),如果等一下不能跑步怎麼辦?賽事大使沒有完賽豈不是很囧嗎?我該怎麼跟 Jovi 交代((哭))其實當下是很驚慌、很難過的,但是驚慌難過沒有用好嗎((打自己一巴掌)),天無絕人之路,等下先試著跑跑看,觀察一下情況再說,於是換上跑鞋後慢慢走出轉換區,站在路邊先無助地捏了一下痛點((還是好痛)),不過開始跑起來後感覺逐漸消散,所以就決定繼續比賽!然後真正的挑戰終於來了! 

鐵人三項的決勝項目,個人覺得就是跑步了!雖然自行車佔的長度最長、時間最久,但跑步才是一個可以讓你 / 妳炸到天邊去的項目,一旦開始走路就差不多凶多吉少了,最後關頭守成說起來不容易,做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這次心中帶著教練的指令((我還是有在理他的畢竟是我付學費XD)),前兩公里有點無意識地跑,先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由於下車後雙腿還是習慣踩踏的頻率,所以後來看錶竟然跑到 5 : 20 去,這可不妙!後來逐漸慢下來,告訴自己目標前 5 K 用 5 : 45 配速((教練:我不是說5 : 40 嗎)),走一步算一步再看看行不行!

最近我稍稍改變了自己的跑步姿勢,就是手臂彎曲的角度變小,拳頭更靠近胸前,也更挺胸這樣,基本上就是觀察頂尖選手的跑姿然後東施效顰!目前的效果還不錯,維持同樣的步幅頻率,理論上就是不要慢 / 停下來就好,但要如何透過自己的意志保持身體運轉,就是個問題了。

崇拜馬拉松之神 Eliud Kipchoge 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每次講的短短幾句話都簡單卻深奧地足以刻在額頭奉行,這時我想起了他在一部小短片裡講的一段話:

To be successful in sport

Is not a chance

It’s a choice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You need to choose

But to choose well

You must know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stand for

Where you want to go

And why you want to get there

最後還有一句 Success comes with sacrifice

想要得到更好的成績是自己的選擇,因此就要付出甚至犧牲,沒有人要你來活受罪,純粹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帥是要付出代價的!你的意志決定你的表現,It’s not a chance. It’s a choice. 此後這兩句話就在我的腦海中無限輪迴播放,就這樣手腳擺動的頻率不要變,管他剩下幾 K 都先專注在眼前的三公尺距離!

然後接下來就遇到了我的好朋友 Kent 和 Jimmy,其實我在後頭追擊很久,只是不急於一時,穩定自己的速度最重要!看我多沉得住氣~一生難得一次輾壓過了大叔之後,每一個補給站都把海綿浸水再塞進衣服,喝一口水淋一頭水,有冰塊就拿一包,靠著多年來的經驗累積,取件的動作相當熟練,進站只有微微減速,出了站就是專注眼前!

過了十幾 K,對自己的信心回來了,原來我真的可以跑 5 : 45 啊((教練:我不是說 5 : 40 嗎!!!!!))就這樣子用力繼續拚下去吧!說不定跑步可以破 2 呢!但我知道破 2 這種東西坐著喝咖啡用嘴巴講都很簡單,但唯有在 2 個小時內的每一秒都堅持堅持再堅持才有可能!專注當下,相信自己,帶著這樣的信念,來到了第 18 K。

還記得去年的亞錦賽,我在同樣的地方跑到近乎崩潰,這次雖然冷靜了許多,但看到剩下 2 公里的牌子後,跑了一段經過一個補給站,工作人員跟我說還剩 2 公里讓我瞬間理智斷線,趁著四下無人的時候大吼 XXXX,不是說只剩下 2 公里嗎!還我們與 2 的距離咧!

總算最後是看到了那個彷彿不存在的十字路口,再過去就是熱鬧的鐵花村了!這時候前方有一位男性選手,旁邊又有很煩的路人鼓譟叫我把他超過去,思考了一下之後,就在進入木棧道的 moment,開了個 Turbo 大跨步跑了出去,不過其實最後腳都沉甸甸的,速度完全沒有上來,就是在比誰跑得比較慢而已 ..... 終於來到了紅毯上,我向上擺動雙手要觀眾來點尖叫聲!((現在想想還是覺得自己到底在三八什麼))逐一擊掌後緩緩邁向紅色的終點拱門!

完賽成績是多少,似乎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達成任務!展現最好的一面,沒有任何一刻想要放棄,跑步2:02:00,應該是我參加過 14 場 113 公里賽事中,最好的跑步成績!

這種意志上的續航力,來自於日復一日的訓練,而比賽中所獲得的能量回饋,會再加諸於平日的修行!

開開心心地完成 Challenge Taiwan,晚上吃了炸雞排((爽啦)),也看著身邊的許多人達成目標也達成夢想,這種快樂很純粹,而且沒有保存期限!五六月就要閉關修練了,下一場賽事仍然要繼續全力以赴!

 

 

Viewing all 15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