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

「鐵人精神」發光之前 - 小目標的重要!會談鐵人世界冠軍Iden & Blummenfelt

$
0
0
在巨大集團全球運動行銷夥伴Jeff的邀請之下,我們前往了位於西屯區、巨大集團總部旁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與兩位來自挪威的世界冠軍Kristian Blummenfelt和Gustav Iden進行座談! 同場參與的還有眾多來自全台各地的鐵人菁英選手、教練,大家從各地匯集於此,都是希望能從此次座談中獲得滿滿收穫,更有遠從加拿大回到台灣的本屆澎湖舉辦的IM Taiwan台灣冠軍Justin,如果不說今天是什麼活動,可能會以為是哪一場大賽前的賽事說明會吧! 這是當天正式活動結束後一小時,大家還是沒有要離場的跡象 Photo from Jeff 活動的開始,由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執行長Howard親自帶領鐵人夥伴參觀探索館。誠實說原本行前看到行程上有將近一小時的參觀時間,內心還想說怎麼不多給我們一點時間跟冠軍們互動,但當天只逛了三分之一,就覺得一定要揪一團去好好參觀體驗一下! 關於當天行程: 而進入到了本次活動重頭戲,在巨大集團品牌長Phoebe以及探索館執行長Howard致詞過後,由北海岸吹風團的火車頭Darren擔任主持人,將原本會前彙整的問題內容逐一與兩位冠軍選手提出,兩位也不斷補充更多問題以外的細節,活動過程也藉由直播方式分享給線上鐵人夥伴! 重新回顧當天直播:https://youtu.be/ktyRjJ_PEec 而本次阿耕也有機會在現場提出問題,請教Iden關於選手在「蓄勢待發」階段,等待被看見的過程中,可以如何調整心態,以及如何面對沉寂的過程! 我的提問: 從拿下第一個IM 70.3世界冠軍後,您以驚人的表現經歷了非常不可思議的旅程,但如果時間回到剛拿下IM 70.3世界冠軍前,當時可能也沒有太多品牌商支持,如果不是因為順澤宮的帽子引發蠻大的討論度(這可能也是個神秘力量吧),在精英運動員現實環境中,真的非常辛苦! 對於那些具備天賦、還在努力的運動員,卻沒有被看見,可能正經歷一些辛苦的過程,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是心態上的調整? 而Iden的回答是: 假設一開始就是以想要成名、獲得頭銜這樣的心態在從事這項運動,應該很難走的長遠,很快就會放棄!雖然自己一直就是很專注在世界冠軍這樣目標上,但小目標是很重要的,即便只是單次課表的達標,或是游泳划手動作的確實做到,都會讓自己感受到成就感,而繼續下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從事這項運動或挑戰,本身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喜歡到外面訓練,喜歡完成訓練後的感受,即便最終沒有獲得頭銜或贊助,仍然會一直做下去,這是讓自己即便剛開始沒有被注意,也能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 我想Iden的這段分享,某種程度和阿耕曾經製作過的Podcast主題「頂尖運動員幫我們上一堂教育通識課」不謀而合!也希望藉由這段分享對青少年選手在努力過程中有所幫助! 而說到青少年選手,同為Tri To Go三項玩不完節目主持人的志祥,也在會後詢問關於國家鐵人三項選手整體發展的問題: 志祥的提問: 現在你們已經是非常優秀的選手,但挪威其他更年輕的選手和你們之間可能有很大的差距,這可能在未來會成為發展的斷層,你們有什麼做法嗎? Iden的回應: 我們現階段只能用自己的表現,「示範」給其他挪威選手或是俱樂部看,我(Iden)過去是自行車開始的,當我開始有一些表現之後,會把這樣的文化傳遞給自己的原生俱樂部。而Blu過去是游泳選手,也會把他的經驗傳承到他的俱樂部,藉由這樣的方式去慢慢轉換! 我們的訓練很多都是很跳脫過去框架和常規的,過去我們也有試著邀請其他鐵人選手到我們的訓練營,但他們可能都帶著自己原本俱樂部的「文化」前來,很多在短短一週不到就退出了! 文化是最難改變的,不是組一個俱樂部或是請一個新教練就可以改變原本的局面。但當一個群體當中有一位選手非常特別(這時Iden看向Blu笑了一下,我就問說「所以Blu是rules breaker嗎?他們笑而不答」),有了不一樣、突出的表現,大家就會思考是不是這樣做也可以?也許就能撼動文化! 在這段回答中,感覺也許兩位選手都還是氣勢正旺、勢如破竹的競賽表現,所以對於國家整體實力斷層的問題,可能還沒有很明確的想法,但從「文化」、「Rules Breaker」的狀態,可以感覺得出他們超齡的心智與對於訓練Open Minded的狀態! 後記 整個下午的活動既豐富又收穫滿滿,除了感謝巨大的舉辦與籌劃,也很期望未來有更多這樣類型的座談,當然也希望未來在台前的,可以是台灣選手,成熟、侃侃而談、且具有親和力!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內容,也歡迎收聽我們在Tri To Go三項玩不完的節目「EP83 | 高手談三鐵 錄音趕高鐵 FT. Iden Blummenfelt」。 為了把腦中最印象深刻的內容記錄下來,17:30離開探索館 ,6:39就在高鐵上開機錄音,到站前2分鐘才趕快收拾器材跳車!收錄了很多除了直播過程中的私下提問內容,巨人的作法未必適合我們,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從他們的作法思考能不能把已成死水的訓練膠著狀態,再加入一些衝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

Trending Articles